(五)朱氏群英(1/2)
朱龙飞望着朱经天忧心忡忡地道:“大师兄,你找来承运的货船是否可靠?这件事关系到二百几十条人命,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容有任何闪失。”
朱氏群英的排行辈份是这样划分:经天纬地,光前裕后,志存高远,凤舞龙飞,然后是红羽和红樱。朱龙飞按辈份排行第七,但是以武功而言,以赚钱的本事而言,朱龙飞天份最高。
朱经天道:“这淮南水路漕运帮,帮主杨开山与我吴越的碧溪堂素有贸易往来,彼此相善,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吧!况今次扬开山派遣他儿子杨五岳开船押阵,这扬五岳也是条十分讲义气的好汉子,这小伙子跟我打过交道,人品也没说的,我们不信他的话,一时半刻只怕找不出替代他的人。”
朱龙飞微笑道:“但愿这人可靠,否则朱氏群英可要吃不消兜着走。”
后梁开平元年十月初旬,朱氏群英除了留下朱红羽镇守汴州碧溪堂外,几乎全员出动,连夜带着二百妇孺,并同几十个强烈要求逃亡的开封府长安街上的街坊邻舍,分乘五艘商船沿通济渠顺水南下,投奔江南而来。是时长安街保甲梁春,柏杨镇鳏寡村孙阿牛等人亦随船同行南下。
上船伊始,杨五岳引众来见,无非是徒弟张三李四等人,都是一些江湖无名小辈,大伙儿初次见面,却也着实客气一番。倒是杨五岳带到船上斟茶倒水伺候宾客的一个妹子杨玉立,长得标致动人,不免让朱氏群英刮目相看。由于货船载运的妇孺甚多,朱龙飞也把朱红樱带到船上帮忙,由她出面安顿照应那些妇孺。这朱红樱跟这扬玉立倒是十分投缘,一见如故,不过一会儿便粘在一起,叽里呱啦,无话不谈。朱氏群英与扬五岳等一批漕帮好汉自然大排筵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在话下。
杨五岳这五条货船沿着通济渠顺流而下,如无意外,不过六七天便到淮河一带,船到江淮一带基本可保平安,因为江淮这几年止戈息武,百姓安居乐业,水火盗贼的事儿闹得比较少。况淮南藩镇割据一直在淮河两岸开门恭迎中原逃亡的老百姓,无论是杨行密,还是他儿子杨渥俱十分善待这南下的中原士老。于时杨行密已故,其子杨渥承受父业,继续雄踞东南,父子一脉相传,体恤百姓,发展农桑。在徐温徐知诰父子总督大军协助保护下,两淮生机勃勃,一片太平。
朱龙飞等人面临的危险基本来自河南境内,以强虏起家的朱氏强梁对老百姓管束极严,为了防止老百姓逃亡,抛荒田地,他们除了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保甲制度之外,还在交通要冲设立许多岗哨据点,守卫盘查。后梁户籍制度落实得十分彻底,官府对他们辖下的老百姓长相记录甚详,比如某人脸上有麻子,某人脸上有痣等等之类的描述,强梁官府把老百姓严密控制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以保证他们的赋税收入。
强梁对逃亡的百姓惩罚极重,士兵逃亡一律处斩。一般百姓逃亡,首次逮捕,脸上刺字,就象烙马印一般羞辱人,再逃即杀无赦。入宋之后,官府兴起在囚犯脸上纹图刺字的规矩,这个玩意儿始创于强虏朱温,是他发明创造这个玩意儿,他是这件事儿的始作俑者,太损人了,也活该他亡国绝后。因为朱温首倡在人的脸上刻刺字儿,极有创意,其效如神,以至后尤无数,遗祸江湖,则使英雄如水浒中的林冲武松等后世豪杰,也不免受这玩意的羞辱。
朱龙飞等人除了应付官府设置的重重关卡之外,还要提防半路杀出来的强盗山贼。
在朱氏群英看来,官府的关隘反而容易应付,由于各路藩镇的兵备后勤供给都要仗赖一些行商坐贾的帮忙,比喻朱氏强梁需要河东的牛羊马匹,两淮的盐铁供给,才能维持军备与百姓日常生活需求,所以他们对奔驰商道的南来北往的行首龙头们一般给予照应,网开一面,不会纠缠得十分上紧。这固然是钱作怪,同时也是形势使然。
比如河南尹张全义,他首先是个商人,然后才是官员,改朝换代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经历残唐、后梁、后唐等三朝替换,始终如不倒翁,备受礼遇崇敬,一生平安,竟得善终。朱氏群英等人都持有通商关文渡牒,各路藩镇军阀都认可这个通商渡牒,界河可以设立,军队可以作对,贸易往来则没有限制,蜀商可以穿行汴梁,晋商也可以游走江南江北,但两边纳税却是钦定的金科玉律,无人能够走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