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感情的兜兜转转(2/2)
“”苦恼状。
蓝颜与无尘原是这般相识的。
之后,只要蓝颜有时间到天陌的皇宫,除了看望他的姐姐沈昭雪外,就会像一颗苍耳的刺果一样,黏在无尘的身上,甩也甩不掉。鲜于圣看到,经常这般可叹“可惜蓝颜不是朝国人,否则,真应了那句‘孟不离焦,焦不离孟’。”(无尘的抗议,可以直接忽略)
事情的发展可能就会这样一直下去,蓝颜跟在无尘身后,无尘跟在鲜于圣身后,一个接一个。直到残念的父亲,余怀书出现在天陌,改变了现状。
某次,鲜于圣出宫,私访天陌城,路经琴馆,被里面传出来的悦耳琴音吸引,转进馆内,待他找到抚琴之人,鲜于圣便明白,他的命定之人已然出现。
两人从相识到相爱,最后,帝王将余怀书带入宫中,封为宫廷乐师。
再浑浊的污水都有沉淀清澈的时候,他们三人朦胧的感情也在余怀书的进宫后,更加明朗。无尘伤心绝望之余,遗弃鲜于皇姓,出离皇宫,住在了天陌城郊外,蓝颜陪着无尘做琴,修琴。闲暇时,种几棵无尘喜欢的菊花,只希望那人,别再愁眉苦脸。
事情并未结束,然后是沈昭雪利用蓝颜偷盗蓝氏族谱,假借鲜于婷之手,毒杀余怀书,以致鲜于圣不得不赶走余怀书。
无尘以为鲜于圣放弃了余怀书,开心的回宫,可是,当他看到鲜于圣每日的等待,每夜的思念着余怀书。无尘再次伤心的离宫,这次却是狠下心的,鲜于圣一日不放弃那人,他便一日不回宫。后来,蓝颜找上他,焦急的说,他姐姐暗中联络了江湖上最大的杀手组织——快意堂,准备血洗余家。
无尘那时的心情非常矛盾,一边想着,余怀书死了,并非不是一件坏事,鲜于圣不但可以彻底死心,皇族的覆国诅咒也可避免。另一边,若余怀书真有个三长两短,最难过最伤心的莫过于鲜于圣,他何以忍心见到这样的皇兄。只怕到最后,鲜于圣也只有个心死的空壳,那样的人,他就算夺来,也不会开心。
就在他左右为难,做不下决定的时候,一直默默陪着他的蓝颜,懊悔的说:“都是我惹下的祸根,当时,我要不被她蛊惑,就不会为她写下另一本蓝氏族谱,她也不会发现覆国的诅咒,暗中陷害余怀书。”
无尘轻叹,天枰的一角,高低起伏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犹豫,与蓝颜一起前往余家。这次,不是为了鲜于圣,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感情,而是眼前的少年,不想他抱憾终生。
当他们到了余家,面对他们的,却是满地的尸体。他们还是晚了一步,唯一叫他们始料未及的,余家还留下了残念。
情势不尽如意,既然无尘已经无法改变悲剧,那就让这场悲剧因此事而终止。他要封闭余家被灭的事,隐瞒高高在上的鲜于圣。至于残念,只能昧着良心,杜绝后患,断不能由于一点不在意的小火,而在悲剧上越烧越旺。
蓝颜得知无尘的想法,非常的不认同,余家因他而灭,他岂能再眼睁睁的看着无尘把余家最后生存下的孩子,也给灭口了。
一直对无尘千依百顺的蓝颜,首次与无尘作对,不但捆缚了无尘,还救了小苏然。至此后,无尘感到蓝颜对他的背叛,没在给他好脸色看过。
蓝颜回去宜国,无尘单独面对准备引诱残念出现的小苏然,两人生活长了,小苏然的天真,护琴被火烧伤的感情,渐渐软化了他,他帮小苏然重修明羽,一半原因,那琴,是鲜于圣做的,虽然,他是做给余怀书,可上面,留着鲜于圣的欢乐。后来收小苏然为徒,以及带进宫中,心中的纠结也豁然开朗。想着一切的恩恩怨怨,随遇而安,最后,放下天陌,无尘不知道何去何从,脑中想到的,居然是蓝颜的将军府。
之后,他就大大方方的住在了宜国,一切生活起居,全交给了那个蓝衣男人。
再说蓝颜,十岁的他还不懂感情,甚至没有想过,以后必须去追求哪一家的千金,哪一户的小姐,只因为儿时的一句执念,头脑中就形成了与无尘培养感情的直线,仿佛这就是他成长的一个必经之路,他必须迈着脚步踏过去才算长大。
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所见的事情,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自始至终,他的那种执念都是错误的。
他执着的感情,犹如面对千山万水,望不到终点,即使爬山涉水,等待他的,也只是另一座冰山,而不是桃花源。蓝家,一脉单传,世代护国,萧笛更是敌国不敢进犯的利器,爱上无尘,蓝家只能绝后,这也成为了宜国的一大损失。
想通了这些,后悔自己已无挽回之地,他终是把自己的感情培养进去了。推拒掉一堆的亲事,蓝颜只能厚着脸皮,与他父亲抗争。
蓝老将军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不孝之子。蓝颜倒也省的清净,安心守在无尘的身边。可是,十几年的感情,不惜与父亲决裂,无尘留给他的,竟是一张无情的信纸。
蓝颜终于做出遗忘那人的决定,暂时远离将军府,恰巧路中遇上铮儿,发生了苏然转世投胎的事情,这一耽搁,也就造成真正离开了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