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左传》(1/2)
作者: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劳,历时30余年,编著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左氏》。另外,还著有《国语》一书。
成书时间:前403年——前。
类别:历史著作
内容导读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记述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全书共18万字。按鲁国隐公至哀公12个国君顺序,比较系统、客观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统治阶级腐朽残暴、宗法制度崩溃,以及各种制度礼仪、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都有大量记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可以说,《左传》是先秦时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记载了春秋时代许多重要史事,还保存了前此的若干传说古史。有些记述已反映出某些进步的思想,如轻视鬼神而注重人事,强调君主忠于人民管好国家等。同时,它也显示出春秋时政治思想的一些特点,如不承认统一的*君权,宣扬君臣为共同的国家利益而结合,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主张臣民绝对效忠于君主等等。
《左传》同时又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作者在记述史事发展和人物言行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了语言技巧和构思布局,并调动了多种多样的形象化手段,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从文学价值来看《左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它善于并且刻画了许多历史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晋公子重耳之亡》通过晋公子经过19年,8个国度的逃亡,他从原先目光断浅,贪图享受,胸无大志,不通人情事故的一个贵公子,成长为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善于用人,能听取批评意见的,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过程。十九年的经历,在作者的精心剪裁之下,既清楚又紧凑,人物性格也十分鲜明。
其次、它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