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残游记》(1/2)
作者:刘鹗(1857-1909年)原名孟鹏,字云博、铁云,别号老残,又署“鸿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生在**,后随父定居楚州,死后葬在楚州。他一生思想活跃,才华横溢。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点,他的治黄工作、开采山西煤矿、赈济北京灾民、发现甲骨文和创作《老残游记》等等,其中任何一项就足能使一个人感到自豪。此外,他在史地、河工、算学、医药、音乐、农商方面均有著作传世。
成书时间:1903年
类别:长篇小说
内容导读
《老残游记》是刘鹗晚年的一部小说,初编二十回。后有续编九回,可惜未完篇。1903年初刊于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上,署名“洪都百炼生”。鲁迅在其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其列为“晚清四大遣责小说”之一。
《老残游记》主要是讲述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游历时的见闻,通过辐射式的结构,广泛地展示了晚清社会黑暗**的内幕。
在《老残游记》中,刘鹗的高明之处在于成功地塑造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名为“清官”,实属酷吏的形象。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清官”玉贤任曹州知府未足一年,站笼站死了两千多人。有一次因为站笼人满,差役提出将于氏父子先行收监。玉贤不分青红皂白,断然拒绝,看着几天前刚进站笼的四个人还有点游气,恶狠狠地说道:“每人打二千板子,看他死不死!”如此草菅人命,入皮入骨,*了他用人血染红顶子的刽子手面目。被称为“瘟刚”的刚弼也是如此,滥用私刑,严刑逼供,结果将魏氏父女屈打成招,终于铸成一起骇人听闻的冤狱。此外,书中还写了一个颟顸昏庸,不学无术的治河官吏张宫保,为了放宽河道,提出“废了民埝,退守大堤”的愚蠢主张,致使黄河沿岸数十万居民的生命财产付之东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