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边城》(2/2)
《边城》在审美观感上总给读者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感觉,仿佛旅人行走在烟雨蒙蒙的大山深处,彷徨而落不到实处,却又从整体意义上体味出一种非比寻常的恬淡与闲适。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与言语都显得含蓄而富有诗意,格调古朴,仿佛“天外飞仙”。所以从这一点看,《边城》是一个朦胧而诗意的悲剧,它使人痛到了细腻处,伤到了有情时。
《边城》中流淌着的这一股悲剧的旋律,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良难免产生悲剧。
故事充满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六月中夏雨欲来的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大老和二老竟同时爱上了翠翠。翠翠喜欢的是二老,但顺顺派人偏偏给大老做媒。团总给女儿说亲,用碾坊作陪嫁,看中的又偏偏是二老。大老因同弟弟争翠翠受挫,心中失意,坐水船到茨滩去,竟不幸淹死。二老因哥哥死去,又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加之父亲对娶翠翠有些反对,赌气坐船下了桃源。受到顺顺父子的误会,又为翠翠终身大事*心的老船夫也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死去了。二老与翠翠的幸福因这一系列“不凑巧”竟陷入风雨飘摇,难以预料的结局中了。
此外,《边城》的语言艺术神韵的形成得益于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及其所深蕴的美学精华的萃取和吸收。将《边城》和古代山水小品文进行比较,可管窥到《边城》的语言艺术特色在描写中所流露出的唐宋气质,在叙述时突显出的魏晋风骨,在行文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在都市生活日益繁杂的今天,《边城》无疑是一抔夏日里的清泉。
相关链接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颇丰,除散文、自传、文论外,主要是小说。这些小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用冷隽的写实笔触讥刺都市绅士的道德沦丧,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这些主要揭示城市知识分子阶层的病态,个性压抑和性压抑。另一类用温暖的抒情笔墨展示山野凡夫的淳朴人性,如《边城》、《长河》、《萧萧》、《柏子》等。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金介甫在《沈从文传》的引言中说:“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