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茶馆》(2/2)
全剧仅三万余字,却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历史内容,又处处闪烁着作家的睿智和幽默,被人誉为“每一句台词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的意蕴,看演出真实难忘的艺术享受”。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
话剧全凭台词塑人物,台词到位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极致。《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个性,同时又简洁凝练,意蕴深长。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茶馆》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散而神不散”的散点式结构;2、“浮雕式”人像展览;3、独特的喜剧样式;4、诱人的语言魅力;5、“侧面透露”的手法。
《茶馆》发表和演出后,震动了剧坛。它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作品中最前列的几个之一,是中国话剧史上应该占有突出地位,应该详细描述的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外国演出时,国际友人也给予《茶馆》以较高的评价,称赞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东方来的奇迹”。
相关链接
《茶馆》长久不衰的意义
由老舍编剧、焦菊隐等先后导演的话剧《茶馆》目前已演出500场,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一部好的音乐剧或舞剧长演不衰并不少见,但作为既无歌舞、也无宏大布景和悦耳音乐、吸引观众因素相对简单的话剧而言,能上演数十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老舍《茶馆》吸引人的原因,正是其经典的内涵。一锅老汤、一壶酽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间悲喜剧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馆”里上演。40多位演员用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演绎着老舍先生蘸着沧桑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生动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该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至今仍是戏剧教学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