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火炮(1/2)
第六十六章火炮
接下来的几天,朱贵全部是在黑蛇洞内度过的,除了教授四个弟子制造无烟火药之外,就是画图纸。
其次是一种火炮的图纸,具体而言是一种后膛加农炮,炮身长两米,口径八十五毫米。炮身分三个部分,前段一米壁厚一公分,后段一米壁厚两公分,尾部设计了一个碗装的金属托,厚达四厘米,作为填装炮弹的入口。另外,朱贵还设计了可以升降的炮架,和能够被战马拉着走的双轮跑车。一门炮连同支架和炮车的重量,不会过两百公斤。
特别是陈五大,他曾经做过明军中的火器营造工,他以自己专业的眼光只是看了一眼朱贵的图纸,就嗤之以鼻的丢在一边,大声说是垃圾,这样的火炮根本没法用。
如果站在陈五大的高度,他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只可惜朱贵不是陈五大,这一切严重的缺陷在朱贵心中根本不存在。
其次,明朝的大炮之所以管壁很厚,是因为没有使用弹壳,火药直接在炮膛中爆炸。而朱贵设计的火炮不但采用后装药,而且有弹壳,火药爆炸的力量绝大多数被弹壳吸收,炮身受力不大,炮管自然也不需要弄得太厚。正是采取了无烟火药和后膛装弹的技术,炮管可以适当加长,以增加炮弹的初度。
朱贵知道,要想让这些人一下子接受自己的设计理念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采取了独断专行的策略,图纸画出来之后就交给陈五大和陈六大,命令他们严格按照图纸的样子做,不要问为什么,做好了重重有赏,做不好毁了重新做,一直到做好为止。
五天后,第一座小高炉在一百多个工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建成,烧出的第一炉铜水就用来铸造了一根炮管。当骄傲的陈五大和陈六大抬着六七十多斤重的炮管给朱贵看的时候,朱贵才终于意识到想法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陈五大看到朱贵一个劲的研究炮身上的凹坑和突起,嘴巴一撇说道:“大宝侄子你放心,我用的是最细的沙子,表面稍微打磨一下就光滑了。”
“里面也有一样。”陈六大说道:“虽然炮筒较长,打磨起来比较麻烦,但也不是不能办到。”
陈五大不高兴了:“净胡说,你六师傅可是造办处最好的铸造师傅,他造的东西要是沙眼太多,可衡州城你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了。”
朱贵无可奈何的摇摇头:“真的不能做的再精细一点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