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哭声一片(1/2)
陈平说完抬头看了看太阳,对众人道:“这一个月里,你们后面的竹林就是你们的食物了。”
百姓一下子蒙了,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也听得七七八八了。
陈平看着百姓,心里纳闷,难道明朝没有竹筒饭吗,否则怎么人人都露出这种表情啊。陈平也不多说话,径直排开众人,带着几个大汉做起竹筒饭来。
很快,三十名大汉分为三组,十人去衙门搬米粮,十人砍竹子,十人检枯竹,陈平也把官服下摆挤在腰间,卷起袖子,拿起菜刀选砍一节竹筒,两头留节,在筒开口,将米和水倒入筒内,再以木塞封上。就地生起火来,枯竹易燃,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对篝火了。陈平左右以树杈支称把竹筒放在篝火上,待到竹筒变成金黄色。陈平吩咐一个大汉取下,用刀将竹筒剖成两半。围观的百姓都直直地看着大汉手中劈开的两“碗”饭。
陈平环顾了一圈,转头对大汉喊道:“领着百姓去取米。”
众人一点就通,都跟这大汉去领米了,所幸有的百姓都带着菜刀,不一会儿,竹林就被砍了一大片,到处都升起了寥寥青烟。
陈平是个工作狂,卷起袖子不干完活就不拉下,接过一个大汉递过来的大米饭就大吃了起来,眼睛还看着百姓,感叹百姓确实过得很苦啊,就个大米饭,咸菜都没有都吃得津津有味,陈平只准备米没准备菜是有用意的,是想自做酱料取代菜。陈平想到这里,心里也好受些。停下竹子做的筷子,对大汉说道:“你们几人等下去衙门吃吧,现在到周围跟百姓嚷没菜有米是本官的用意的,晚上我们的晚饭就会淋上我们自做的香喷喷的酱料了,叫百姓克服一下。”
众位大汉一怔,心里更佩服这位小大人了,想不到小大人考虑得如此周全,连百姓的饭菜都考虑上了,纷纷领命而去。
三十名大汉这么一喊,把好多百姓都感动得眼泪直流。现在世道越来越差了,有碗大白米饭吃就很好了,红孩儿不仅米都给足了,还担心大家吃饭有菜没饭的。
陈平越看越惊讶,心中犹如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他怎么也想不到百姓反应会这么激烈,难道这次自己做错了吗?想到有很多百姓为了自己的一两银子砸锅卖铁筹来的,陈平的心就没来由的抽了一下。陈平越想越自责,自己以前常常蒙骗百姓,陈平想起了在平阳的酒楼上暴打宋三,淳朴的百姓听了都直咬牙,不仅不让自己自尽,而且还帮着捉拿宋三到衙门去讨公道,那个时候自己怎么没有内疚感呢,这次扶农扶商难道自己就真的想到百姓了吗?陈平越想越抽自己,呆呆地端着半片竹饭,泪流雨下啊。
陈平自责痛哭的样子被很多百姓看到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红孩儿哭了。
顿时很多百姓连饭都不吃,站起身来,往红孩儿的方向看去,一看吓一跳,这个大名鼎鼎的红孩儿怎么会哭了,还哭得那么凄惨啊,难道是……众百姓越想越对头了,红孩儿是同情咱们才哭的,真是个好官啊,虽然还小,但是百姓会取笑一个真正爱护百姓,整天想着为百姓做点事的好官吗,一些年纪大的百姓想着想着也跟抹眼泪,慢慢的哭声越来越大,正在衙门口大声嚷的一个大汉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事了,回头往自己最喜欢的小大人望去,一看吓了一大跳,糟了,小大人也在哭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大汉心一慌,连滚带爬地往衙门跑去。
“老大人,不好了!!”大汉边跑边嚷。
正在衙门里吃饭的六个老头子一听喊声吓了一跳,都站起身来,恰好此时那大汉也跑进来,迎面冲他们就道:“老大人,不好了,外面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所以人都在哭,百姓在哭,连小大人也在哭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