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遭遇马匪(1/2)
第二天,齐教头还真把一把匕首递了过来。
展飞没有想到他居然真的给自己找来了一把匕首,犹豫了一下,这还是接了过来,一下子拔了出来,匕首很短,和军用匕首差不多,就是微感觉重了点,不过刀身寒光四射,显得异常锋利,在刀身上还有两个弯弯扭扭的字:鱼肠。
“好刀!”
展飞心里由衷的感叹了一句。
习惯性手一转,顿时就反握这匕首,当初那种感觉仿佛又回来了。
对于一个佣兵而言,最常用的武器除了枪械之外,就是匕首,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手在一转,已经正握着匕首,然后送入了刀鞘之中。
外面的刀鞘是蛇皮刀鞘,上面有两个孔,这是可以来细绳子的,于是趁着队伍还没有出发,找来了两根结实的牛皮绳子,穿过孔去,蹲下来,绑在了自己腿上,这才放下裤子,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人能注意到这腿上还放着匕首。
齐教头一直在旁边看着,心里顿时有种感觉,这人很擅长用匕首,而且和他其人也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人匕首都放在腰间的,他却放在腿上,不过这样也显得更加的隐蔽,等展飞做完这一切之后,笑道:“看不出来,你用这个还是熟手。”
展飞一惊,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又泄露了自己的底细,可也面不改色,道:“主要是匕首用起方便,我不习惯用长刀,也不方便带。”
这倒也是事情,现在他可是带着弓,在带把刀也不方便。
齐教头点点头,道:“这也是,好了,准备出发了!”
说罢,也转身去安排。
不一会,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开始启程,不过和前段时间不同,这队伍里面不知不觉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还有一种不安。
而今天这里显得更加是戒备森严,就在车队要抵达城门口的时候,一对疾驰而过的骑兵率先奔了出去,马背上全是清一色全副武装的骑兵,轰隆隆的马蹄声过后,扬起了漫天的黄尘,然后消失在了城门口。
“难道又发生了战事了?”
很多人心里都如此想到,不然的话这些骑兵匆匆忙忙的出去干什么。
管家从车里面探出头来,喝道:“齐教头,派人去问问,是不是又打仗了?”
边关永远是不安稳的地方,要是前面在开战,即便又在大的利润商人们也得考虑考虑的,遇上的了本国的军队还好说,要是遇到敌人的军队,可不仅仅货物被抢一空,这人还可能被杀了。
不一会,这打听的人也赶了回来,告诉齐教头之后,齐教头这才来到了马车前,禀告道:“少爷,管家,前方并没有发生战事,只不过是这里的总兵的千金出关游玩两天尚未回来,所以这才派兵出去寻找。”
他声音不是很大,不过却也被展飞听在耳朵里。
既然没有发生什么战事,于是车队顺利继续前进。
对于边关贸易,明朝政府并没有名言禁止,但是一旦出关也就各安天命,朝廷可不会派兵保护商贸什么的,不过要顺利出城打点还是必要的,不然被挂上一个私通敌寇的罪名可就什么都完了!
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也是河西走廊最西处的一处隘口,而这里已经属于荒漠区,河西走廊则见于巍峨的祁连山和北山之间,而这也就死著名的古丝绸之路。
出了嘉峪关之后,眼前除了连绵不断的山脉之外,就是蔓延的土黄,先前一队骑兵奔驰而过扬起的沙尘早就消失殆尽,就连马蹄印也被风沙掩盖。
这一群人可没有文人,自然也没有人去感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远。也没有人去高声吟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不过现在的玉门关早就变成了一片废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唯独这背后的嘉峪关,镇守着大明朝的西陲之地。
可在这条古道上,除了日前强大,不断侵犯的吐蕃,还有那些纵横马上,来去如风的马匪,而商人们的货物自然是他们的垂涎的对象。
而他们的威胁对于商人而言,更胜于吐蕃,由于每次行动他们人数都不多,而且小心的避开了嘉峪关这种军事重地,即便朝廷也懒得出兵去围剿,毕竟对关外用兵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紧张的气氛顿时弥漫着整个车队,即便那些骑马的保镖脸上也看不到平时的那种随意,同样睁着眼睛仔细看着四周的动静。
前面两天都很平安的度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