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铁幕1925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舆论狂潮(1)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舆论狂潮(1)(1/2)

目录
好书推荐: 掌控末世 网游之萌将无双 彩蛋 韩国偶像故事 异世罗马全面战争 重生之小老板 网游之巅峰佣兵 林家有婿初长成 万元归一诀 黑王

第一百四十四章舆论狂潮

说实话,吴安平在西峰摆出的架势,确实很像有分裂西北的企图

民国现今最高层级的军政势力有两个:一个是北洋,掌握北京政府,分直奉晋鲁皖等诸系,各自有英美日等列强支持;一个军,背靠国民政府,国共两党联合,背后有苏联支持,其内部同样派系繁杂其他地方割据势力虽各具实力,但名义上却非南即北,都依其倾向,依附于两大阵营的其中一方

北洋虽总体力量庞大,但并无明确的政治纲领,诸系只是作为旧军阀割据一方,而有明确政治纲领,并有军事武装的势力,其实只有国民党一家而已**虽是民国第二大党,很有影响力,但还没意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没有自已的地盘

**军北伐为什么能摧枯拉朽般,扫荡实力远胜于己的北洋直系?原因或许会有很多,但政治思想的相对先进、优越,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明确的政治纲领是汇聚人心的依据,是保证战斗力的源泉,同时,也是操弄民意的凭依

吴安平在西峰发出的一系列通电表明,他已不仅仅是先前许多人认为的甘陕地方军阀,而是有着明确政治思想、完备行政体系及可观军事实力的势力这等于在国民党之外,民国又出现了一支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兴力量,由于其对北洋及**军都未表达归附倾向,这在许多人看来,自然是意图分裂

在国人心目中,暂时只有北京政府和南方政府,具备统一国家的法统和法理即便北洋已被视为反动,但**军将其推翻,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体现的仍是一种历史的轮替,反动的北洋也不属于分裂势力这是袁世凯、孙中山给北洋诸系及国民政府留下的政治遗产,吴安平却没有这样的根底

大多数人了解西峰通电后,都只是当做笑料谈资,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因为从潜意识里,他们就将崛起第三方力量的可能性,给直接排除掉了冯玉祥自然不会这样,恰恰相反,他不但在随后的军政会议上,极力渲染夸大这种可能性,而且把这种可能当做现实,通过报纸将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吴安平

十月十三日,《西北民报》发表署名文章《自治还是分裂》,虽然标题式的,但内容却以极其肯定的语气,预见并叙述了这样一种“事实”:吴安平成立临时政府及组建民党,正是其分裂西北的第一步行径这篇文章通篇有三千字,顿挫抑扬,文字激昂,**激情充斥字里行间,虽然针对西峰通电而发,立论稍显薄弱,但不失精彩

最关键的是,下署的作者名为“邓斌”这个名字几乎没人听过,但等吴安平看到这篇文章时,却被这个名字吓了一跳

因为对民国时代起中国历史的关注,他搜集过许多在关键历史时期起到关键作用的关键人物的资料,由此对比这一时期西北军及冯玉祥的状况,使他轻易便判断出,这个“邓斌”不是别人,正是他最敬仰的一位划时代的伟人、后世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晓平的化名他绝没有想到,在一九二六年的民国时代,他与这位伟人的交集竟以这种方式产生

此时的邓晓平其实刚从苏联回国,正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出任中山军事学校的政治教官,而之所以他会写这篇批判吴安平的文章,其实完全是出于意外

《西北民报》是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的机关报,在包头发行,一纸四开,每日出版这报纸是西北地区最早的一家**报,虽由**人主持编辑,并报社社长、总编制都分别由**人蒋听松、胡英初担任,但毕竟冯玉祥才是西北边防督办,他对自己公署的机关报自然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