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诸侯会盟:杀出一匹黑马(1/2)
我们之前说过,曹操和袁绍、袁术都是三公子弟,在少年时在洛阳官场中都是鼎鼎大名,而且也是老伙伴和老对头。
这个朋友圈后来走出了许多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些名人之中至少还包含和另外两个人:陈留太守张邈和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
《三国志·魏书七·张邈传》记载: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
张邈和张超这兄弟两个是十三路反董军阀中的两路,也是一时风云人物,而上面明确记载了张邈和曹操、袁绍等人的交往,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张邈的弟弟张超肯定也是他们的交际圈名人之一。
我再次提到洛阳的这个官场圈,是因为我们这一章的主人公臧洪同学,也是洛阳官场中的希望少年,换句话说,他也是公卿贵族子弟,起点比较高。
《后汉书·臧洪列传》记载: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
上面我考证过曹操有没有入过太学,后来大多数意见是曹操没有入过太学,而这位臧洪同学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在太学中名声显赫,虽然谈不上神童,但是文武双全是跑不了的。
不仅臧洪和洛阳贵族子弟一直有交往,事实上臧洪的爸爸臧旻不仅先后担任过任匈奴中郎将、扬州刺史、中山太守、太原太守,而且还和袁绍的爸爸,曾经担任过三公之一太尉之职的袁逢也有交往,而且还很受袁逢的器重。
《后汉书》曾记载臧旻不仅是位能干的将官,还是一位少数民族研究专家,这从他曾经担任匈奴中郎将这个官位就能看出。
在臧旻一次回朝的时候,去拜见太尉袁逢,袁逢就问他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然后臧旻就详细地告诉袁逢西域本来有三十六个诸候国,后来又分为五十五个,再到后来又分裂成一百余个,这些小诸候王国的“大小,道里近远,人数多少,风俗燥湿,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同者,悉口陈其状,手画地形。”
这里相当恐怖,一百多个小王国,臧旻居然不仅能嘴上说得头头是道,还能随手就画出地形图,可见臧旻的博文强记和办事之认真,这样的性格也对他的儿子臧洪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史载:(袁)逢奇其才,叹息言:“虽班固作西域传,何以加此?”
袁逢甚至能把臧旻比作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的编者班固,可见臧旻的才能名声之盛。
虎父无犬子,臧洪在少年时就获得了盛名。但是在汉末的乱世,连三公都要靠买的大前提下,锋芒太盛,或者太过正直不一定就能闻达官场,所以臧洪的官当着当着就当丢了,在汉灵帝统治后期,臧洪不知因为什么事,还和曹操一样,弃官回家,当了平头百姓。
是金子自然会发光,像曹操、臧洪这样的名人肯定不会一直平庸的。
曹操是自己拉了队伍自立山头,而臧洪则遇到了他一生之中的挚友广陵太守张超,被张超请去了当了功曹,成为了张超的亲信。
从这一刻开始,臧洪的命运便和张超紧紧联系在一起,直到两个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历史上有著名的挚友佳话钟子期和俞伯牙。
当然,也有朋友断义最终成为命运的宿敌的,比如秦汉之际的张耳和陈余,孙膑和庞涓。
而我认为,要评历史上的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终不背义的事迹,还要算上臧洪和张超。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誓言,用鲜血,浇灌了忠义的大旗,也让臧洪成就了三国第一义士的英名。
我们上文说过在反董的十三路诸候之中,包括张邈,有很多人都是袁绍的小弟和亲信,我们有理由推测在这之前张邈也劝说了自己的弟弟参与起兵,但是在张超起兵反董的决策中,臧洪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臧洪可以说是反董诸候之中最没有私心的一个,这从他和张超的对话之中可以看出来。
《三国志·臧洪传》记载:董卓杀帝,图危社稷,(臧)洪说超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暛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
臧洪是张超的好兄弟,他这样一说,张超自然就超兵参加反董联军,成为了十三路诸候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