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慷慨悲歌:公孙瓒往越南(2/2)
因为辽西再边远,可公孙瓒的祖父亲如果是省长级高官,也必然会受到汉文化影响,而且现在的资料还显示,公孙瓒明明就是汉人,所以第一种情况就算是有,影响也很低微。
这样一来,公孙瓒是庶子的可能性几乎达到80%以上。
既然是庶子,在讲究以孝治国,宗法制度很受推崇的汉代,公孙瓒的前途就很悲惨,包括袁绍,庶子的身份都让他长期抬不起头来,更别说公孙瓒了。
但是奇人自有天相。
公孙瓒能够脱颖而出,是和公孙度遇到玄菟太守公孙琙一样,他也遇到了贵人:一个姓刘的太守。
当时公孙瓒因为母亲的关系,只在郡中当了一个小官。
但是公孙瓒因为仪表堂堂,颇具英雄气概,而且声音响如洪钟,生就一副好汉品格,这在尚武的辽西,自然颇受刘太守赏识。
和吕布早点居然做过主簿这样的文官类似,公孙瓒不仅高大威武,而且说话能言善辩做事井井有条,让刘太守是越看越喜欢,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孙瓒。
历史真是惊人地类似,汉末的两公孙,公孙度是被公孙琙当成亲儿子帮娶了媳妇,而公孙瓒也毫不落后,干脆抱了太守的女儿,这下子,公孙瓒夫以妻贵,便成功进入了豪门的视线。
既然成了太守的乘龙快婿,自然要被送去深造。
这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刘太守颇具有开放精神,大概是嫌辽西这个穷乡僻壤教育环境太差,便送孙公瓒“出郡留学”,送公孙瓒到缑氏山(今河南省偃师县境内)上跟随“平黄巾三剑客”之一的大佬卢植那里去学习经文。
卢植此人,前文讲过好多,也算是文武双全,闻名海内,是东汉顶尖级的大儒,公孙瓒能拜到卢植名下,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这个很简单,日后卢植随便到哪,别人不认识不要紧,只要张口就说,我是卢植的学生,那就和演小品的说是赵本山的关门弟子一样吃得开。
也就是在这里,公孙瓒遇到了刘备,或者说,是刘备遇到了公孙瓒,两个好汉惺惺相惜,从此,刘备搭上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条大船。
就像项羽不喜欢舞文弄墨一样,公孙瓒和刘备都不是读书的料,我估计他们师兄弟之间,谈经论道是胡扯,估计课间活动大多是摔跤比武。
就这样,公孙瓒在卢植处也没学到什么六韬五略,不知几年之后,又回到了辽西继续做他的郡吏。
当然,就像现在的“海龟”一样,公孙瓒哪怕什么都没学到,出去游历一番,其声望也比以前要牛多了。
有了太守大人的庇护,按说公孙瓒的人生,那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但是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突然有一天,这位刘太守就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犯了罪,要被抓到洛阳去接受审问。
我们说,同富贵的不算是真正的兄弟,而能共患难的,才算是纯爷们。
在刘太守落难的时候,公孙瓒压根就没有想到去另投他门。
在官场上,如果一个人明显没有了政治前途,你还跟着他,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棵树上吊死,甚至还会像追随臧洪的那位陈容一样,会被牵扯进去一同被杀死,但是,对纯爷们公孙瓒来说,做出这样几乎是找死的选择,并不需要多少心理挣扎。
他的性格就决定了,他绝对会追随刘太守到底。
不仅仅如此,在刘太守被押送洛阳的路上,公孙瓒还亲自当刘太守的车夫,鞍前马后地伺候。
这位刘太守,估计当时犯的事情还很大,一直被发配到“日南”,这个日南,一看这两个字,就知道肯定是边疆,都到太阳南边了,你说有多远?!
事实上,这个日南,在我国古代,大概就是指现在越南境内。
一直发配到越南,我们说,刘太守这个人的政治前途,估计是再也没戏了。
从洛阳到越南,隔着十万八千里,这一去,就只比唐僧取经差一些了,千山万水之外,估计朝廷再也没有人会想起昔日的太守了,就算还有人想起,要召他回来,这一路跋山涉水,死在哪里都不知道。
如果说公孙瓒先前送刘太守到洛阳,还有些赌博的成分,那么当刘太守要被发送到越南的时候,真正考验他忠诚的时刻就到来了。
但是对他这样的“义士”来说,誓死追随刘太守、与他同生共死,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他同样没有犹豫,就做出了随刘太守去越南的决定。
不仅是这位刘太守生死堪忧,就连公孙瓒自己,其实也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在去越南之前,公孙瓒带着米肉酒粮,来到北芒山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遥祭先祖,祭文如下:
祖先啊,我以前是您们的子孙,可是现在,我已经成了刘太守的小.弟,现在我就要跟着刘太守去越南了,我听说越南那里有很多毒气毒虫,我这一去,估计是凶多吉少,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祖先了,现在来和祖先们做个最后告别。
祭祀时公孙瓒跪伏在地涕泪俱下,但是祭祀完毕,公孙瓒却昂然而起,头也不回地离开,慷慨悲歌一至于此,让当时旁观的人无不为之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