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引狼入郊:袁绍轻取冀州(2/2)
而这个逢纪可以说是袁绍最早的一班老弟兄,在袁绍被董卓逼出洛阳逃奔冀州的时候,除了淳于琼跟随,这个逢纪也是跟着袁绍逃到冀州的,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
不管如何,逢纪此时是袁绍很得力的助手,直到官渡之战时,还被袁绍任命与审配共统军事。
直到此时,我们才正式提到谋士这个职业,在一般人眼里,谋士都是由文弱书生担任。
但是事实上,历史上的谋士大多位高权重,是一些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主公决策的高人,或者用另外一个词更为合适:管家。
这些谋士因为不用承担决策的后果,所以一个一个毒计层出不穷,可以说,这些人的行为准则只有一条: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和用刀剑杀人的将领相比,我认为,谋士的三寸不烂之舌要更为可怕,也杀人更多,事实上,历史上很多毒辣的计策,都是这些谋士弄出来的。
闲话放过。
逢纪当时找到袁绍说,“将军你想做大事,却连军粮都要依靠别人供应,这样是不行的,如果你不能占据一个州郡,早晚要完蛋。”
袁绍自然明白逢纪话里的玄机,无奈地说:“冀州倒是个好地方,可惜韩馥兵强马壮,我们的军队没有粮食,怎么抢夺冀州呢?”
高人就是高人,逢纪此时就给没有办法的袁绍想了一个好办法,他说,“韩馥就是个庸人,我们可以和幽州的公孙瓒联络,让他来攻打冀州,这样一来,韩馥就必然很害怕,这个时候再找人去告诉韩馥,如果不把冀州让给你,他就一定会被公孙瓒杀死,大难临头,韩馥肯定会答应。”
内部打不开局面,就从外面找机会,我只能说,逢纪这些谋士,实在是太阴毒了。
袁绍见是好计,赶紧写信给公孙瓒。
公孙瓒见有利可图,赶紧点起兵将来打韩馥的冀州,韩馥的大将麹义都背叛了,其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自然不是猛人公孙瓒的对手。
韩馥被公孙瓒饱揍一顿,自然非常着急,可是这个节骨眼上,董卓又派军入关,袁绍于是假托去对付董卓,带兵跑到延津(今河南省北部,开封市西北部)去了。
这个时候,袁绍就派了四个人前去威胁韩馥,这四个人值得一提:袁绍的外甥高干、辛评、荀谌和郭图。
除了高干是袁绍的人,另外三个以前都是韩馥的亲信,其中的荀谌也值得注意,他是荀彧的弟弟,当然,也有人说他是荀彧的哥哥。
辛评、荀谌和郭图本来都是韩馥的人,袁绍来了,却都变成袁绍的人,我只能说,袁绍玩阴谋的本事实在是太惊人,先是架空他的叔父,后来又架空何进,现在又架空韩馥,其权谋比曹操,似乎也分毫不差。
这四个人跑到韩馥面前,提了个设问句:“公孙瓒大军南来,您的盟友袁绍又到东边去了,你看现在怎么办吧?”
韩馥已经被吓傻了,当然就问四人,“你们说怎么办呢?”
四人中间的老大荀谌也不客气,继续提问:“韩大人你自问声望、才能和袁绍比谁厉害?”
韩馥想了一下,老实回答:“我没有袁绍厉害。”
荀谌继续威胁:“袁绍是一代豪杰,您老本事不如人家,老是爬在他头上,这也不是个事,而冀州是天下大郡,如果袁绍和公孙瓒联手打您,您马上就会完蛋,而袁绍本来就是您的盟友,您本身又是袁家人提拔起来的官吏,现在您还不如把冀州让给袁绍,那么袁绍肯定会厚戴你,这样也就不用怕公孙瓒了,您看如何?”
韩馥被四人这样一吓,竟然同意了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
韩馥是孬种,但是韩馥的几个部下,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却看出了其中关节,于是联名跑到韩馥面前进谏,“冀州有百万兵马,粮食可供应十年,袁绍不过是一支客军,还要我们供应粮食,就像我们掌中的婴儿一般,只要我们掐断他的军粮,断了他的奶,袁绍马上就会饿死,您老干嘛要把冀州让给他呢?”这话说得相当难听,但是也有几分道理。
不但是韩馥的一班文臣反对,他的另外两员部将赵浮、程涣听说韩馥要让冀州,也赶紧率兵回防,建议韩馥不要行此蠢事,当然,已经吓破了胆的韩馥也没有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