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荒唐禅让:韩馥身死厕内(2/2)
按说硃汉如果真的把韩馥杀掉了,袁绍也许还能放过他,或者说他不要这么明目张胆地来,派个刺客把韩馥做了,袁绍还能赏他,关键是他闹出了这么大动静,还没把韩馥杀死,这让袁绍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把硃汉抓起来杀掉。
但是从韩馥的角度来说,他刚让出大位,就有人来家门口杀自己,而且把他大儿子脚给打断了,现在他在自己家也不安全了,他本来就胆小,现在就更加害怕了。
于是韩馥也不敢在冀州呆了,赶紧到袁绍那请辞,跑去投奔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太守张邈了。
按说韩馥从河北跑到河南,也应该没事了。可是有一次袁绍派使者来和张邈商量事情,那个使者为了保密,就贴着张邈的耳朵说了些话,当时韩馥也在座,就以为袁绍是派使者让张邈来杀自己,就起身前去厕所,然后在厕所里用裁书刀自杀了。
至此,关东十三路诸侯起兵时官位第三大的冀州牧韩馥也悲惨死去。
一代封疆大吏,竟然惨死厕所里,真让人无话可说。
和何进、张邈一样,胆小的韩馥错不该生在汉末这种乱世,其实韩馥的命运,早在袁绍跑到冀州时就已经注定了,不是他挤走袁绍,就是袁绍挤走他。
而像韩馥这种才小之辈,即使袁绍没有收拾他,公孙瓒、曹操等人一样能收拾他。
其实在他让出冀州后,以袁绍之能,未必真想杀他,但是他最终死在了自己的胆小这个致命弱点之上。
在汉末三国这个大浪滔沙的年代,韩馥注定只能成为他人的垫脚石,如此而已。
袁绍占据了冀州,曹操的日子更加难过,这时候,曹操的盟友鲍信建议他说,“袁绍身为盟主,因权夺利,和董卓也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要是和袁绍对着干,也打不过他,不如到黄河以南看看事态发展吧。”曹操也没有好办法,于是就同意了。
不过刚巧黑山张燕、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叛.军来抢掠东郡,而刘岱的部下东郡太守王纮对付不了,于是曹操就带兵进入东郡,在河南濮阳附近打败了白绕军队,于是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至此,曹操也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地盘。
袁绍在得到冀州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本来要投靠他的张杨和匈奴南单于于扶罗又发生了变故,于扶罗大概又不想投靠袁绍,连带着把张杨也劫走了,驻扎在黎阳(今河南省浚县),而董卓为了分化袁绍的势力,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我们还记得,原来的河内太守是袁绍的小弟王匡,此时董卓封张杨为河内太守,还加了将军号,明显就是给袁绍找不自在来了。
而这一年的下半年,青州的黄巾军又起来了,聚众三十万人攻打渤海,想和黑山张燕的势力会师。本来想打冀州的公孙瓒见冀州已经被袁绍拿下,便率领两万多人在东光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南和黄巾军打了一场恶仗。
公孙瓒的军队经常了乌桓、匈奴打仗,战斗力相当强悍,以两万打三十万,居然还打得青州黄巾军落花流水,获得黄巾军首级三万多个。黄巾军打不过公孙瓒,就丢弃粮车辎重想渡河逃跑,而公孙瓒在敌军渡河到一半时挥师进攻,又再次大破黄巾军,史载“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馀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
当汉献帝还在洛阳的时候,袁绍、袁术等关东诸将就不大想和董卓打仗,现在汉献帝被董卓劫到了长安,山高路远,关东诸将只想互相吞并,早就把汉献帝忘到十万八千里了。
可是在董卓的威逼下,汉献帝显然日子过得不大好,还是很想回到洛阳。
可是他是不能指望董卓送他回去的,于是就想到了皇族领袖幽州牧刘虞,派了刘虞的儿子刘和伪装逃出长安,出武关去找刘虞,想让刘虞带兵迎他回洛阳。
刘和走到河南南阳袁术地盘的时候,却被袁术当作人质扣押了,因为袁术在想,有刘虞的儿子在自己手上,他就可以利用刘虞的势力争夺天下,当然,袁术话还是说得很好听,对刘和说,你老爹派了兵来的时候,我也出兵一起去长安接汉献帝。
就这样,刘和就停在南阳,写信给刘虞让刘虞出兵。
刘虞得到儿子刘和书信的时候,其实留给他的选择不多,因为刘和的背后还有一个汉献帝,所以他就派了几千骑兵去袁术那里会和刘和。
刘虞是幽州牧,但是幽州还有一个人有话语权,这人就是公孙瓒。
《资治通鉴》记载“公孙瓚知术有异志,止之,虞不听。”
这里说公孙瓒知道袁术将图谋不轨,所以劝刘虞不要出兵,但是公孙瓒为什么知道袁术想图谋不轨呢?要知道,现在公孙瓒远在幽州,和袁术中间还隔着个袁绍呢!
其实我认为道理很简单,对公孙瓒来说,他不想让刘虞分兵去长安和董卓打仗,因为公孙瓒的奋武将军和蓟侯的爵位都是董卓封的,他不一定愿意和董卓为敌,而且幽州兵一旦到了袁术那里,就增加了袁术的势力而削弱了他的势力,所以于情于理,他都觉得刘虞派几千兵去迎接汉献帝这事情荒唐得很。
但是对刘虞而言,虽然他明知道几千兵马是不可能到长安接回汉献帝的,但是他又不能不派,因为不派的话就是抗旨,所以他没有听从公孙瓒的建议,还是派兵去了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