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孙氏强敌 > 第三百五十章 接班人

第三百五十章 接班人(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妃倾世 无限之道法自然 混沌流浪者 在主神世界找bug 混域界 御神氏 龙王的旅途 军火系统入侵异界 无量劫主 善良的恶霸

有确凿信息来报,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并非成吉思汗的下属,而是鲜卑的将领,两人之所以和成吉思汗同处一地,是由于战争的原因。

有了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的力撑,鲜卑人总算抗住了成吉思汗的进攻,但相应的,成吉思汗一方也踊跃出不少优秀将领,其中就有一个叫做哲别的,据说成吉思汗还有意招他为金刀驸马。

至于杨再兴和李存孝,这两人一个刷新在豫州,一个刷新在幽州,在锦衣卫有意干涉下,他们八九不离十会参加年末的考学。

另外还有徐达,他被系统安排在荆豫交接之地,前一步是南阳,后一步是汝南,如果刘表再新增一个徐达这样的人才,配上诸葛亮、于谦、王阳明。

这个组合,孙策恐怕只能当即再另谴一军,才能让他心里踏实。

最后是戚继光,他刷新在扬州,正如之前的分析,妥妥的囊中之物,只要留意其去向即可,甚至都不用刻意安排,戚继光百分之百会参加考学。

“程公,我打算给考学正式更名,取名为科举,意思是用科目考试来举荐人才,仍旧按文武两科来考,不知你意下如何?”

在孙策的领地里,汉朝威仪已经荡然无存,很多大型政令诸如刺史任命,天灾人祸,连秋后奏请的意思都没有。

“这又有何不可?主公虽不是一国之君,但行事权利却等同于此,只要不是大错大非之举,主公尽管下令”

“既如此,那就广发文令,全境开科取士,不管是汉人还是胡人,不管是青州还是凉州百姓,都可以参加”

“此事还请贾公上心,务必让大汉十三州的所有百姓都知道,此际还有两个月才到新年,这么长的时间,哪怕是益州学子,也能按时抵达”

“主公放心,锦衣卫定然能完成任务,只是下官还有一事相询,来年老朽就五十有四,还有一年即可到主公指定的颐养年纪,但锦衣堂却没有可以接手的人,主公当早做打算”

原本孙策是定的六十岁退休,后来一想不对,这个时代六十岁已经是高龄,才调整到了五十五岁,而贾诩是147年出生,至今算上虚岁五十有三,出于为孙策考虑的目的,他才有此一言。

叹了一口气,孙策也不由万分惋惜,没错贾诩快到退休年纪了,不仅是她,实则程昱也到了,只不过条令是今年改的,所以还有一年时间做准备。

当初曹昂的事,孙策没有处罚程昱,也是不想他晚节不保。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上,不知两位可有推荐?”

“老朽推荐孙伯阳接任锦衣卫”

“老朽推荐杜如晦接任廉政署”

孙贲孙伯阳,杜明杜如晦。

孙贲是跟着锦衣卫一起成长起来的,由他接过锦衣堂,的确是再好不过。

而杜如晦,说实在的,在孙策心中,他是比较倾向于贾逵,杜畿,甚至是诸葛瑾的。

不是杜如晦能力不够,就是因为他太够了,用在廉政署的位置上,感觉太局限。

“伯阳没问题,完全能胜任,至于杜明…程公以为杜畿如何?”

“杜家兄弟都是大才,伯候、如晦均可充任”

“既如此,我便把伯阳和伯候调派给两位,这一年就再辛苦辛苦两位,待明年,我一定准两位的离任”

这是孙策成势以来,首次进行老壮派对少壮派的权利交接,也是今日贾诩主要想讨论的议题。

“谢主公,不过除我二人之外,还有解烦军统领黄忠,青训营统领杨业都处于颐养之年,需主公另外指派人手”

黄忠还好说,他走之后,直接由卢俊义接棒即可,只是杨业的话“青训营是本将军一直很看重的部门,杨老令公请辞之后,几位觉得当由谁来接替?”

先说出自己对青训营的重视,再问及人选,是以,三老一时间还不得合适的人选,均陷入沉思。

“杨老令公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战事经验充足,仓促间想找个人来顶替,恐怕不是太容易,不过老主公昔日麾下有四员骁将,黄盖黄公覆,程普程德谋,祖茂祖大荣,以及韩当韩义公,有此四人,足可顶替杨老令公之缺”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