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密谋(上)(2/2)
“母亲中意清河崔氏安平房的一位嫡女,可是被我挡住了。”杜荷又喝了口水,有些局促。
“哦?这是为何?”杜楚客有些诧异,要是真能娶到崔氏嫡女,那算是他们杜家高攀了。
“叔父,侄儿初涉朝堂,这登州一行数千里,却是有些浅薄见识愿与叔父探讨一二,望叔父指正。”杜荷对杜楚客行了一礼。
“不知叔父对于前朝兴立的科举意见如何?”杜荷开始了正式探讨。
“嗯~~科举之事取学室子弟入仕,成不了气候,今天下仍多是入你等门荫子弟。”杜楚客想了想,科举这东西好久没考了,都快忘了。
“当今之时诚入叔父所言,然当今圣人雄才伟略,乃仗剑荡平天下之君,手腕强硬,他愿屈服与五姓七望世家贵族之下吗?”杜荷牢牢掌握着谈话的主导权:“过去是我大唐初定,今扫平内外忧患,大唐数百年国运可期,若是圣人大兴科举,吸纳学室庶族子弟入仕,数十年后这朝堂该当如何呢?”
“嘶~~~这,不知二郎从何而出如此见地?”杜楚客头皮有些发麻。
“叔父,我此行千里所观,如今百姓中多有资财者,供养一二读书子弟不成问题,而《五经》之书已不似前晋,多握于我等世家之手,于学室等地多可轻易获得。若是圣人再大兴科举,假以时日,此等无姓之人必将大行其道。”杜荷说得斩钉截铁。
“若果真如此,与我杜家不知是福是祸啊?”杜楚客挠了挠下巴。
“叔父,前日我回杜陵见过叔公,他也是如此见解。”
“你叔公当真认为如此?”这下杜楚客觉得这问题有些棘手了。
“当真!这便是我压下大兄婚事的原因,若是此时大兄取了崔氏嫡女,便是站在了圣人当面,不知是福是祸啊!”杜荷长长出了口气。
“二郎,我认为你忧虑过甚了,诚然你说得有几分道理,可如今四方吏员仍多贵姓之人,便是这长安各部堂亦如此,山东之人与这贵姓之人亦是多有瓜葛,圣人是掰不动的。”杜楚客沉思良久说到,语气是如释重负。
“可是叔父,若真如此,我杜家也绝了再进一步之机。”关于这场事关杜家兴衰的谈话,杜荷从回来的路上就在琢磨了。目标很明确,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手段也是有些准备,至于说服叔父的言辞,更是琢磨了好几套。杜楚客的反应在杜荷的意料之中。
“二郎是何意?”杜楚客一愣,压低了声音。
“叔父,若是时事不变,我杜家始终都是被那些贵姓压在身下,若想再进一步,成那一等一的望姓,自然需要在这火中取栗,方才有望啊!”杜荷也压低了声音,七娘子煮好了茶就出去了,屋里只有叔侄二人。
一时间二人之间仿佛一张黑幕罩住了这个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