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成殿(2/2)
“莫要迫人太甚!”老者脸涨得通红,明显是被气坏了。
“李伯,与他们拼了,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老者身后窜出两人,都是一身青色劲装。
其中一人瞬间来的周钟面前,挺剑就刺。
周钟大斧一挥,血功迸现,马前落下一具无头尸体。
另一人手持大弓纵身跃起,在五丈高的半空中寻到段宏的位置,射出三枚连珠箭。
段宏的兵器是一柄月牙戈。他看着利箭射来,巍然不动。
他身后的护旗手,将“段”子战旗唰地一下挥过来,堪堪接住了三枚连珠箭。
“啪啪”一阵枪响,火铳队前三排开枪了。
射手在空中爆出一串血花,落地时已经是个死人了。
老者手中多了一面一尺多宽的折扇,扫开了射向他的弹丸,与火铳激发时带出的青烟。
他看着周钟正要说话,忽然向后瞬移,想要退进李氏银楼的大门。却被呼啸而来的精*箭,钉死在大门上。
李氏银楼大门洞开,一高冠云服的中年文士走出来,拱手道:“文庙学宫崔涵,请将军手下留情。”
“让里面的人都出来。”周钟催马上前,大斧抵在崔涵的高冠上。
崔涵面色一红,旋即又变得惨白。
他长叹一声,转头道:“都出来吧,莫要乱动。”
李氏银楼内断断续续走出一群神情沮丧的男女,都空着手,在周钟的示意下排成两列,约有五十余人。
刀盾兵上去了,两人一个,把他们挟持起来。
王奇山第一次参与这样“简单粗暴”军事的行动,有些紧张。
这时才松了口气,在初羽营的集火输出面前,任何道理说辞都是苍白无力的。
两青衣人与那个老者肯定都是d级高手,还不是死的透透的了。
他催动战马来到李氏银楼门前,对崔涵拱拱手,道:“江左镇警备局接到线报,李氏银楼内暗藏刀兵,意图破坏卫公子的王封大典。南卫国执政女王殿下殿下敕令,将李氏银楼内所有人,带去觉余寺询查。”
“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崔涵冷笑着,指着王奇山道;“朗朗乾坤之下,公道自在人心。你,莫要后悔!”
“哈!我已经后悔了。”此时此刻,王奇山万万不敢被对方占据上风;“此处是南卫国,这里是江左镇。你是条龙,到了这里也要盘着,是只猛虎,也要卧着。像你这般站的那么直,还敢大放厥词威胁我……”
王奇山手臂一挥,周钟的大斧忽的砍下。
崔涵双臂一挥,挣脱了两个加持他的刀盾兵,紧接着发动瞬移,逃到了三十米外的一棵梧桐树上。
梧桐树下,站着两个铁甲矛兵。
他们举起长矛就刺。
崔涵惨叫一声,落于树下。
他的大腿,被刺穿了。
未时一刻,德化街解除戒严。
琅琊崔氏,琅琊文庙学宫宗师崔涵,与一干部署仆从、弟子学生、部曲护卫,离开李氏银楼,被押送进了觉余寺。
羽林卫初羽营统领段宏,进驻李氏银楼。
与段宏同时进入的,还有五个身着蓝石银楼工装的男子。
他们是蓝石银楼的查案小队,负责调查“质票案”。带队的是白眼狼。
觉余寺被查抄时,得到的账目资料有限,很多信息都串不起来。他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些资料。
李氏银楼的大院里,矗立着一座将要完工的三层殿堂。
殿堂座西望东,取紫气东来之意,牌匾为《大成殿》。
殿外广场上,正在修建一座石桥,桥下有一数亩大小的池塘。
崔涵撤走之前,烧毁了大批账目资料,来不及烧毁的,都丢进了池塘。
蓝石银楼的查案小队先是将燃烧的火焰扑灭,封箱保存后,打捞水塘中的资料。看似忙乱,又显得颇有章法,有条不紊。
段宏带队步入《大成殿》。
殿堂内正中,矗立着宽袍大袖,风姿飘洒的孔圣人神像。浓眉、长髯、宽鼻、阔嘴,捻须凝视着东方,露出慈祥仁和微笑。
神像顶部有云海图,图中并列两块鎏金匾额,分别镌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正楷大字:《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神像两侧,另有十座侍者像。是圣人门徒,十哲像。
它们刚从远处运来,周围散落着包装用的麻布、棉絮、皮绳、木箱等物品。
段宏闻到漆油的味道,举目四望,看到大成殿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
南面墙壁上是一副构图鸿大、气势恢宏《问道图》。
那是孔子不辞千里,赴终南山楼观台,问道老子的传奇故事。
伟光正的孔子占据了壁画的正中,老子,则飘渺于西北角。
北墙上则是一组稍小的组图,那是全套的《孔子周游列国》。
壁画上的人物、车马众多,都形象自然、栩栩如生。中间位置是两副《孔子见南子》桥段。其构图、着色、细节无一不具备大师水准。
只是,那南子的容貌、衣饰、神态,怎么看怎么像是女王殿下之耽妃。
尤其是《孔子见南子》之《车马巡游图》上,南子乘坐的那辆马车,与二十天前儒雅楼前、滨湖路上阅兵式时,女王殿下乘坐的黄金马车的外形设计,几乎如出一辙。
孔子,则被刻画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圣人,立于高坡之上,抚须眺望远方。
白眼狼进入大成殿,看到北墙上的壁画,皱起眉头:难怪耽妃要挑了这个地方,下手还如此狠辣。
他们这是自寻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