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故事(6)(2/2)
想到这些时,很为以前的一些做法而羞愧。应积极地投身于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脚踏实地,抛开一切不切实际的空想,在自己的天地里拼搏,做出一些成绩。
工作之余学习是重要的,宥于自己的处境,这是试图改变命运唯一的方式。当然,短期内也许取不到什么胜利,但如用负位论来看,就不一样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时,反过来一看,比最先的起点定会前进了一步,这便是实绩,是千里之行的一个硅步。
所谓快乐与幸福总是在与痛苦的争斗中获得的。不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有享受快乐的权利,因为不同层次的人拥有不同的期望值。
在单位边的一片平房区,有很多外省来这个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做的是苦脏累的活,住的地方不如老家的猪圈。却不时能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信念就是挣钱,以便回家赡养老人、扶养孩子,或是造房娶妻。因为这个强大信念的支撑,他们累也累得开心。
他们的起点很低,超过预料的收入时,便又要开心一阵子。在正常的人伦中获得极大的欢乐。
相对于他们,单位里的一些职工们住着套房,家用电器应有尽有,生活环境极其便利与舒适,却常常抱怨生活不如意、收入低,觉得生不逢时,以厌世的思想生活着。一旦失去一点什么便诚惶诚恐,处处计较,陪着小心,欢乐对于他们是吝啬的。说与做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牢骚是不会改变你的现状的。
不知道社会为什么竭力褒扬所谓谋得一官半职的成功人士,让群体大众望而兴叹,造成一个紧张的氛围。
快乐的源泉是自己制造出来,只有活在当下,脚踏实地,积极地奋斗,才能求的极大的欢乐。
当一个人到了迟暮之年便是一个获得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年轻时湍急的抗挣已成昨日黄花。此时也许才能真正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谛,也许会为昔日患得患失于一些小事而羞愧而懊悔。
所谓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所有积的善德,或干下的坏事会在这时通过大众给予真实的反射。赢得尊重,便赢得了一大半的人生。
迟暮之年有几十年如诗一般平缓而漫长的时光,直至死前。或受人尊重,或遭人唾骂,都将殊途同归。一个人的幸福对于社会几乎为零,对于自己却是百分之百。
不难想象,三十年后的琼、水仙、珏她们,还有自己,都将步入迟暮之年。到时候,青春美好一去不复返,不知道她们是否还会拥有一张矜持的脸。
如果仅为一已私欲索取,当那时,在另一个纬度里相见,她们定会为年华流逝而悲伤。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将努力争取未来会好起来,从而可以在迟暮之年见着她们时,抚慰着们她的心灵,让她们得到一些美好与纯真的回忆。
从而认为,生活并不是虚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