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娘家温馨(2/2)
姥姥家门口有一大片园地,园地里有好多果树,还有好几棵银杏树。银杏树很高大,我和姐姐手拉手都抱不过来。听姥爷说银杏树已有三代人的年头了。舅舅常常上树摘果子给我吃。
我们那里又将银杏称公孙树,因为寿命长又称子孙树,一般大户人家都种上几株,以此来说明家族的悠久和兴旺。传说姥姥家附近的一座道观里有一株银杏树,商代所植,树龄已达三千年以上,树高二十多米,树干要好几个人才能抱过来,树冠面积占地一亩以上。至今,此树枝叶纷披,遮荫数亩,不见枯叶,年年结果。道观的香火很盛,人们不仅对道观里的三清天尊虔诚,而且对那白果树也很敬畏,都说是神树。
姥姥家果树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荷塘,她不染一点尘滓,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一色——但你看不透她!初夏的水塘里长满了荷叶,荷叶高出水面许多,像亭亭玉立的舞女的裙。那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荷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花朵,犹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上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在荷叶的映照下,水是那么的碧绿,站在高岗上远远望去,荷塘就像一颗绿宝珠。这里如同兜率宫的后花园,微风吹来,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飘来渺茫的歌声。再热的天,只要你站在塘边树阴下,就会感到格外的凉爽。这里的空气特别新鲜,当你大口呼吸着,就会感到全身无比的轻松和惬意。
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大多是意杨和杨柳。这些树将这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天热了,妈妈就带着我在那荷塘里沐浴。女人与水素有渊源。女人柔情似水,体态如水,就是性情也似水,没有那种体态能够像女人那样与水糅合得天衣无缝。难怪人们常说女人是水,男人是山。当妈妈穿着短裤和薄薄的内衣,站在清澈透明的水里,那丰满的硕乳、圆润的翘臀和修长的双腿就显得格外的白净优美。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碧清的池水和妈妈洁白的身体组合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妈妈本来皮肤就洁白如玉,在荷叶的衬托下,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煞是美丽动人。妈妈近似裸体的展现,既是自然的,也是艺术的。这场景就是东方版的《沐浴的女人》,妈妈就是狄安娜,所不同的是,这里自然静谧,没有偷窥者,不用担心暴露身体任何部位。
这里大多寂静无声,有时也热闹非凡,那就是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此起彼伏,如果再有人的欢笑声,那就更美了。当我沉浸在这优美的环境当中,不一会就忘了害怕。我抚摸着鲜艳的荷花,用花蕾不停地打击水面,不一会花瓣就漂了一大片。一片片花瓣漂在水面上移动着,慢慢地远去。洗好了,我还兴趣盎然地坐在岸边,不停地用脚打水花。“妈,你看我打的水花高不高?”“高。”妈妈高兴地摸着我的小脚丫,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于是妈妈高兴地和我一起打水花儿。只有在这一时刻,妈妈才忘记了一切烦恼。我抱着妈妈的脸,亲了又亲,她高兴地笑出了声。好长时间没有听到妈的笑声了,“妈,你的笑声真好听!”妈妈把我抱在怀里使劲地亲,“我这闺女说话就是好听,妈听了高兴,可惜啊,你要是能多长个尖出来,那该有多好啊!”
每天傍晚我们沐浴结束,就摘几朵荷花带回家,房间里总是散发着荷花的清香味儿。
姥姥家是个地主,世代种地,勤俭持家,攒点钱也不敢乱用,就知道买地。姥爷太姥爷都是种地能手,种的小麦总比别人家的产量高。他们不仅种粮食是好手,而且会种棉花。那时候会种棉花就很了不起,也很赚钱,在别人看来就是高手了。因为姥姥漂亮,所以妈妈也非常漂亮,椭圆的脸蛋,白白细细的皮肤,很富态的体型,说话慢条斯理,在众人眼里,就是富家的大小姐。在太姥爷和姥爷的教育下,满头脑的三从四德,很少和男孩子接触,给人多少有点神秘的感觉。
妈妈长大了,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人儿,附近很多人来姥姥家提亲,可是姥爷始终坚持门当户对这个理,把很多提亲的都挡了回去。
一次,妈妈赶集,在街上遇到一个牛贩子的儿子。那小伙子高高的个头,长方脸,黝黑的皮肤油光发亮,粗粗的胳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说话好似铜钟,整个人显得特有精神。妈一眼就相中了他,那小伙子也看中了妈。妈从此一听说要上街就特别兴奋,满脸红晕,而且还要格外打扮一番。有事没事妈就编个理由赶集,并且总要到牛贩子家门口转转,那小伙子看到妈,立马就凑过来搭话,临走时还会送一点牛肉。时间长了,姥爷看出来了,就再不让妈赶集了。
一天,姥爷赶集,到街上突然头晕了起来,开始他还想坚持,找个大树,背靠着坐了一会,没想到头晕得越来越厉害,全身冒汗,呕吐不止,不一会儿人就不行了。在好心人指点下,姥爷在乡亲的搀扶下来到了一家中医店,老中医又是针灸,又是喂药,费了好长时间才把姥爷的病情止住。就是在这家医店,姥爷看中这家郎中的儿子,就是今天的我爸。
姥爷信奉道教,而爷爷信奉佛教,因两家的门派之争,两个年轻人的婚姻几多周折,但在媒人的撮合下,终成眷侣。
妈妈时常把姐姐放在姥姥家,一年两个假期,几乎都在姥姥家度过。姥姥一要送她回家,她就哭。姥姥对妈说:“不想走就不走,什么时候想走再走。嗨,你说你们家好,连孩子都不想回家,一提要把她送回家就哭。”妈说:“她就在这贪玩。”姥姥说:“你把她放在这吧,什么时间开学,什么时间再把她带回去。”妈妈和姥姥有说不完的话,妈说哪里也没有娘家好,只有在妈的面前才能说说心里话,能吃饱饭。姥姥一听,问道:“怎么,那你在婆家一直吃不饱吗?”姥姥的心里像火烧一样难受,“你这样可不行的,时间长会把身子搞垮了。”
“没事的,又不是公婆不给我吃,是我自己不想吃,我们家里果子糖都不缺的,吃的也好。自从大孩子去后我吃什么都不香,干什么也没劲。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觉也睡不好,感觉孩子还活着,我睁眼闭眼都能看到他,他就在我身边似的。”
“哎,”姥姥说,“你不能这样,要想得开,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会给你路走的。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享福受罪都是你了,我能帮你多少就帮多少吧。哎。”不过妈也说不出来奶奶对她哪里不好,奶奶从来不会骂人的,话也不多,但很清高,一天到晚就知道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