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十多年前的二十个人(2/2)
柳三见乾清一脸不屑,便轻轻戳了他一下:“我好像听过这个故事,是真的。”
“是真的我的名字就倒着写。”乾清一脸不相信。
小贩见他说的如此决绝,也只得说道:“事情的真假,如今是不清楚了。但汴京城郊几里地之外有片水域,普通船只的确无法行进。水中有不少牙齿尖利的鱼,食木,老百姓直接叫它木鱼(1)。”
乾清这下知道了几分,这木鱼木鱼,名字怪,鱼也极难捕捉,但肉质鲜美,是金雀楼的招牌菜。
小贩接着道:“相传,汴京城外有仙岛,仙岛上景色极美,树木四季常青。民间传言岛上有一仙子,美艳无双,法力高强,能保佑人长生不老。故而总有人想去寻仙。然而岛屿位置不定,一来无法寻觅其踪迹,二来根本无法调动木船前往。因为木船一旦过去,就会遭遇鱼群啃食沉入水底。虽然如此,老百姓寻仙的愿望却不曾断绝,直到此事被传入宫里。”
似要讲到宫中秘事,小贩刻意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当时仁宗年轻,献明肃太后垂帘听政。那时,真宗已经过世数年,兴许是太后觉得自己年纪也不轻了,想谋个长寿法子,非要派人寻仙。当时,朝中有位出色的匠人,可以做出举世无双的船。太后令工坊日夜研制,终于制作了一条小的金属船(2),载了二十名亲信前往仙岛寻仙。”
乾清一听,咧嘴笑道:“听起来倒是有几分可信,只是如今说这些宫廷旧事,不怕有人找你麻烦?”
“此事一晃过去五六十年,天子都换了好几位,咱老百姓说道说道,不怕的。”小贩倒是真敢言语,还嘿嘿笑着。
柳三摇头道:“金属船能载人?放水上不就沉啦?“
小贩道:“传说金属船是可以载人的。黄金做成船型都可以飘起来呢。只是能不能载这么多人,这可就不得而知了。当时,献明肃太后膝下还有一子,名为长青。长青王爷自幼体弱多病,寄养宫外。长青,此名取松柏万年长青之意,是希望他健康长寿。然而长青王爷并不出门,只是日日习字弹琴,据说,他对鬼神一道极感兴趣。这种儿子自然不受圣上待见,但除他之外,圣上当时膝下无子。好赖无所谓,是儿子就好。出身卑微的刘皇后也因这个儿子稳固了自己在皇家的地位,直到最后,她做了太后。”
乾清迷迷糊糊,好像是对上号了:“这长青王爷,我为何没听过?既然是膝下独子,他是不是后来的仁宗帝?”
“不是,”小贩的脸色有些阴沉,低声道,“长青是长子。仁宗比他年纪轻一些,但仁宗帝并非刘皇后所生。而长青王的爷所有事……都被史官抹掉了(3),宫里宫外都不能再提,就如同此人并未存在过。只因为……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太过离奇。”
“大概是五十多年前的事。刘太后派二十名武官去寻仙,当晚,水潭漆黑一片。金属船只是刚好可以浮起,并不稳固,在水上颠簸。而其中一名武官晕船呕吐,不知怎的,竟然跌入水中不见了。当时的武官头领很是惊慌,欲下船寻人,但水流湍急,无法救援。他们速速靠岸细数船上的人,竟然一共二十个。这二十个人都是他手底下的人,一个不少。换言之,二十个人上船,二十个人下船。那掉下去的一个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