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好为人师的鸿钧道人(2/2)
很好,很融洽的仙道体系。太濛默默记录鸿钧讲道的内容,暗忖:龙汉年间,鸿钧道人的修行体系尚有不少缺漏。但在诛仙之战后,他已经彻底圆满自身大道,确立真正的玄门正统。
“这一次讲道后,道祖的地位便无人可以质疑了。”
想到自家师尊,太濛心中略有不甘。但在玉京山内,他收敛心神,低头刻录玉牒,研究鸿钧道人的“仙道正统。”
只不过鸿钧道人的练气法门曲高和寡,很多人听到高深处时,便有些摸不着头脑。各种生僻口语冒出,都是仙道修行的口诀术语。
太一和帝俊皱起眉头,随后稍稍施展:“还好,来之前太濛刻意提醒,让我们研究以往玉京讲道的心得,勉强还能听懂四五成。”
但鲲鹏和其他偏远地方,没有参与过玉京讲道,又没《洪荒元纪》的人,就纠结了。鸿钧讲道的内容,怎么突然听不懂了?
太清虽然作为玉京山的常客,但对鸿钧讲道的方式也有些不适应。不自主拿出《洪荒元纪》,翻阅其中关于玉京讲道的心得部分。那里有鸿钧以往教导的内容,配合那些心得外加太濛的注释,渐渐豁然开朗。
太清的作法影响身边两位师弟,而女娲眼尖,扯了一下伏羲的衣袖,也拿出自己二人的《洪荒元纪》。这下子,坐在前面的人纷纷有样学样。
帝俊、太一、镇元、红云都拿出《洪荒元纪》作为参考书,研究鸿钧大道。至于太濛,仍负责默默记录,一边翻阅《洪荒元纪》,一边记录讲道内容。他准备回头再仔细研究,反正他一个字都听不懂!
坐在后排的紫钰仙君翻阅《洪荒元纪》,开启“玉京心得篇”的微声模式,只让自己一个人听到。他暗暗庆幸:“灵玉没白给,能作为鸿钧大道的辅助参考,这东西还是不错的。”
在这本参考书的帮助下,结合鸿钧以往讲道的习惯,众人总算适应仙道那些晦涩的术语。
鸿钧将众人的小动作收入眼底,暗暗奇怪:“这次我刻意用仙道术语观察和仙道有缘之人。按理说,那些第一次听讲的人,不应该这么容易理解啊!”
他是故意这么讲道,用仙道密文术语,没有施展更容易理解的“灵念心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挑选先天契合仙道的人。
当然,以鸿钧讲道的水平,有时候连三清等人都听不明白。但这次,众人有《洪荒元纪》帮忙,原本理解一二成的,能领悟三四成。原本明白七八成的,能全部研究透。
于是,鸿钧掐指推算,明白始末:“原来是这小子。”
突然,太濛手中的《洪荒元纪》消失,他抬起头,看到鸿钧对他眨眼。
“老祖干嘛抢我的啊,算了,就当孝敬你了。”太濛随手又去拿另一本《洪荒元纪》,继续参照鸿钧大道。
鸿钧一边讲道,一边翻阅《洪荒元纪》上的内容。他跳过前面的龙汉纪实,去看历届玉京讲道的心得剪辑。
“太濛这小子悟性不高,没想到心眼这么多,竟然将以往讲道的内容全部记下。果然是求道之心坚定啊。”
求道之心坚定?
太濛?
幸亏太濛听不到鸿钧的心声,不然肯定要笑掉大牙。
他录这个,更大程度是给自家师尊听,顺带研究诸位仙道大能的破绽。当然,他也会研究里面的讲道内容,考虑如何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
鸿钧再去看后面的各路仙神课程。看太清等人讲解的内容,他眉头拧起,忍不住改变讲道内容。针对众人在《洪荒元纪》中的讲道内容进行纠正和阐述。
哪怕是道行最高深的太清,讲解丹道课程的时候也有一些错误。鸿钧一一点出,进行纠正。
“奇怪了,这是在讲什么?”宫内绝大多数仙家一脸茫然,唯有太清脸色一变,神情有些激动。接下来是镇元子,针对他吐纳练气的部分,鸿钧进行赞扬和修改。
手持《洪荒元纪》的仙神们脸色变了:“老祖这是纠正我们在洪荒元纪中的错误?”
讲到太阳大道时,帝俊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虚心接受鸿钧老祖的批评指正。
女娲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太濛:“这家伙哪里来的这么大能耐?居然让老祖也参与《洪荒元纪》?”
而此刻的太濛,果断拿出原版《洪荒元纪》进行修改。每当一处错误修改完毕,其他人的洪荒元纪上跟着变化,出现正确的内容。
直到鸿钧道人将所有仙神讲道的内容全部修正后,猛然想起自己的正事,重新讲解如何从金仙修炼大罗的具体步骤。
这时,鲲鹏等人才松了口气,继续听讲。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方才鸿钧的另类讲道,对三清、帝俊等人开小灶,众人道行间的差距逐渐拉开。
而通过《洪荒元纪》,鸿钧更加了解这些仙神的修行路线。在接下来讲道中,时不时也会穿插众人的修行疑难。并拿三清或者女娲、帝俊的修行路线举例,细致讲解如何修炼大罗道。
“老祖是真喜欢这种刊物啊。”太濛手托着腮,一边记录一边打量鸿钧。
鸿钧兴致勃勃:“拿玉虚祖炁举例。玉清生来具备祖炁,只需要将境界突破大罗层次,道果凝练水到渠成。而如果是女娲的先天阴气,可以先蜕变为一种祖炁,从而凝练大罗道果。”
对众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在鸿钧道人心中留下好印象的机会。尤其是女娲,龙汉纪实那么大的工程量,女娲一个人配音,让鸿钧对这位凤栖山的女神颇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