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影像(2/2)
以他在兵法上的微末学识,观看这如同实战般的演化,不仅仅是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战争这件事情在这一刻真正的在他心底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古书上常有“慈不掌兵”这样的言论,如今一看,果然如此。这般的厮杀,是何等的惨烈啊,死伤无数。心慈手软之人,绝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场面。
此刻,陈小乙的内心是复杂的。那些的士兵在交战中不断地死亡,城池接连崩塌。这样景象让他不禁想起了初入小孤峰时看到的那一副荒凉破败的末世之景,是何其相似啊。兵者即是灭世之器,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家园尽毁。
此时此刻,陈小乙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这世间,真有那么大的矛盾与仇恨吗?非得兵戎相见不可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和平相处,就真的那么难吗?
战争,难道不是统兵者的欲望在作祟吗?他们渴望征服,想要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不就是他们吗?为何要因为少数人的欲望,而毁掉无数人的安宁
唉!
陈小乙突然叹气,回眸过往,无数名将如同群星般璀璨,可谁又记得那些死去的兵卒,无辜的百姓。谁又能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自己在这愤世嫉俗又有何用不过是平添哀愁而已。这个时候,陈小乙不禁想到了董道铭前辈,他老人家曾说过,读书可治天下,天下是否安宁,百姓能否安康,全看读书人能否治理好天下。
这个时候,陈小乙心里觉得还是读书好。读书人将天下治理好,万民和谐,国泰民安,不就没有战争了吗?可是,很快他又想到,这古往今来名臣文士亦是多不胜数,可战争却从未停止。难道是他们无法治理好国家吗?
陈小乙立即摇头否定了这一定论。那些名臣的功绩早已写进了史书,铭刻在天下百姓心中。他们在自己掌权的时候,的确是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实现了国泰民安的理想。可战争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反而在国家富足之后,就要开始出兵征讨天下。
这样说来,历代名臣岂不是成了战争的祸首,成了天下动乱的根源。陈小乙的思绪开始变得凌乱了,如此想来,贤臣名将岂不都成了导致天下动乱的罪人。
陈小乙不敢再往下想,这个念头只能暂时放下,将之藏于心底,或许将来他能够找到答案。
这时,他才惊讶的发现,那支军队已经停了下来。军阵停留在一座巨城前,双方似乎陷入了僵持阶段。这支无比激进的军队一下子变得十分安宁,就连巨城中时不时派出来骚扰的兵卒他们都毫不理会。
画面到这里像是静止了,然后海面上突然荡起了波纹。整个画面变得模糊,所有的影像像是轰然破碎,消失不见。陈小乙看着恢复了平静的海面,忽然感觉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