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命悬一线,回想后事心痛惜(2/2)
惨烈的战场,如同人间的地狱,壮士们的鲜血,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罗平不愧是一代英雄,百般羞辱,仍坚守不出。攻城很不顺利,双方都死伤惨重,这样的局势对我们很不利。不得不承认,我失败了,在最后一场博弈中,我败了。带着深深的遗憾,我无奈下令撤兵,回望城楼上的罗平,他在夕阳下默默注视着我,我们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从彼此的目光中,我们读懂了对方那一份英雄相惜之情。
我们的士气很低落,驻扎在五丈原休整,我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交代后事之后,我已经没力气说话了,望着帐篷角落我那栩栩如生的木像,我想起了罗平。虽然我曾将他一次次地击败,但他从未怯懦。因为,他在等,等一个机会,一个将我彻底击败的机会,去洗刷一次次失败的耻辱。今天,他终于等到了,我死了不要紧,可是,那士气低落的十万将士如何当司马军之锋?
恍惚间,月英、元直、幼常一个个浮现在我眼前。最后,公瑾带着他那一成不变的儒雅来到我面前,“孔明兄,你老了。”不等我开口,公瑾又接着说,“孔明兄,当年我们各为其主,我气量狭隘,死不足惜。我智谋虽不如你,但我得到了主公的信任,让我无所顾忌地施展我的才华,实现我的抱负,我死而无憾。而你呢?这几年,混用软弱的刘禅让你畏首畏尾,你的智谋天下无双,可为何六出祁山而无功?当年那个诸葛亮哪里去了?你没有败给罗平,而是败给了自己!”
公瑾的话惊醒了我。是的,自后主继位,我再也没有大展身手的魅力了。长期的内忧外
患让我失去了往日谈吐自若的潇洒,我已变得畏首畏尾,患得患失,面对强敌和庸主,我回天乏术。
或许,我的锦囊、我的木像只能延缓蜀汉灭亡的时间吧。
想起左慈留下的“空有一腔天下志,怎奈时无逢圣主”的悲凉话语,我再无牵挂地闭上哪里双眼
黄泉之下,若再见先帝,我也只能说一声:“先帝,老臣尽力了”诸葛亮现在真是无限感触,为自己穷其一生,却无法完成刘备的心愿,也为自己未能看到天下一统感到痛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