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实业领袖(一)(1/2)
我们国家对过春节是非常的重视的,一直要庆祝到中月十五元宵节之后,一个年才算真正的过去。(本书转载网.)这些天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除了去几个相熟的官员家拜年,就是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舒舒服服的过了半个多月,直到元宵节过后才回到衙门里开始工作。
由于我的这个天津南城洋务总办大臣是新设的一个官职,所以没有自己的衙门,我只有把总办衙门设在了总督府里。刚走进总办衙门的签押房,我就吃了一惊,我的公案上竟然堆了两大堆公文,我虽然也是一个总办大人,其实手下管理的东西并不多仅有两家工厂和一支小部队,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公文需要处理?
我走上前去大致的看了一下,全是一些报表,有肥皂厂的生产报表、财务报表还有计划报表。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小武搞了几个报表上来,主要是汇报部队的训练学习情况。我对这些报表都不是很关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我将这些事情交给他们管理了,我就会相信他们。
不过这些文件中有一件还是要处理的,就是杜慧明报上来的天津城至码头的马路改建计划,从天津码头到天津城区这段距离有几十公里,只允许在原路上改建,这个工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杜慧明这个计划做的非常的详细,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做了详细的计划,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也做好预案。财务预算也写在了这个报表里,原料的成本和运输成本,还有一些机器成本等等加在一起需要三十万两银子,主要是因为需要购置两台压路机,所以费用很高。当然其中还没有包括人工费用。
我拿着这份计划书去求见父亲,我走进父亲的签押房,现父亲也正在堆积如山的公文堆里埋头苦干呢,原来过年之后每个衙门都是一样的,都堆积了很多公务要处理,我走进去之后道:“爹,孩儿给您请安。”
“哦,是仲彭。有什么事情吗?”古琴抬起头,摘下眼镜问道。
“前段时间您不是把天津城到码头的那段路的改建计划交给我做了吗,上次回去之后我就命人去实地考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已经制定好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财务预算也已经做好。我先在是拿这个计划来给您过目,如果您认为可以,我就叫他们开工建设了。”
“哦,计划书在哪里,拿来给我看看?”
我急忙将计划书呈了上去,父亲接过计划书,戴上眼镜仔细的看了起来。
我寻了张椅子坐了下来,慢满的等待着父亲看完,说实话我还真是有一点点担心,因为我将预算增加了二十万两,一来是因为需要雇佣很多的劳工,费用要从这二十万两里出,二来我做这个工程总要赚点利润吧,没有利润的事情谁愿意干,我还感觉我加的钱太少了呢。
费了很长时间,父亲才看完计划:“修这条路怎么会需要这么多的银子?”
“爹,这条路有几十公里的长度,切是以前没有路基的老路,改建柏油路需要重新铺设石子、打路基也需要压路机,还有材料的成本费和运输费,再加上雇佣劳工的费用,所有加在一起仅五十万两还多吗?”我带着点委屈的道。
父亲想了一会点点头道:“我知道修这条路有很多麻烦,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但是五十万两还是太多了,大大的出了我的预想,我的预想最多也就三十万两差不多。”
“爹,三十万两绝对不够,如果仅有三十万两我就只能保持现在马路的宽度,不能再拓宽两个车道。这条路是进出天津码头的唯一出路,非常的繁忙,通过设在路上的关卡收税,你改建这条马路的费用,不用几年就能全部赚回来,现在马路拓宽了,路面平整了,来往的车流量会增加很多,也不会再出现堵路的现象了,其实这个价钱对您来讲您还是很公道的。”
“我就是用以后这条路的关卡税收来做担保,一共募集了三十万两的民间资金,现在总督府是没有银子用在这些预算上的,所以三十万两已经是最多的了。”
“最少四十五万两,不能再少了,就这我已经贴了不少钱了。”
“你少给我在这哭穷,我不是在和你讨价还价,我说的是实情,现在只有三十万两银子,你既然已经承建了这个项目,就要完成好,我跟你说,质量一定要保证好,改建好后路面要是比预定好的窄了一尺,看我怎么收拾你!”父亲说话时,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是我知道他是严肃认真的。
“父亲,那我们换个方法行不行。总督府还是只给这三十万两,不足的银子我先垫上,算我入股这条马路,以后从马路的税收中逐步的扣除一些银子给我,直到还完为止。不过我出资的银子要按二十万两计算。”
“这倒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想要多少股份?”父亲点点头同意道。
“那些商户共出资三十万两,我二十万两,按比例算我应该得到四成的股份。”我笑着道。
“臭小子,你想得倒美!这条路说什么也是属于朝廷的,官股必须过一半,总督衙门要占五成一的股份,剩下的四成九按比例你可以得到一成九的股份,以未来十年为期限,十年之后,无论你收入多少,股份一律收归总督衙门所有,那些民股期限是十五年。”父亲用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