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三部曲之一天合第十一章(1/2)
大雪给外面的世界着上了素装,昏暗的灯光下,从天而降的“天使”们摇摇晃晃、飘飘然然为人间过去的一年掩盖了诸多的“无奈”。
沈精文的双脚一踏进这白色世界里,她的浑身上下就被这些“天使”们包围了。仿佛她就是人间这诸多“无奈”的主角。不一会儿她的头上、身上、就连她手提的保温桶上都被贴满了“无奈”的标签。
安定门地铁口附近,路人寥寥无几。沈精文在一路灯杆下停了下来,她哈一下被冻僵的手,打开保温桶的盖子迅速用刷子在灯杆儿上刷上几下,然后“啪”的一声,将《寻人启事》贴了上去。她希望自己的这则《寻人启事》就像今天的路灯一样,能照亮女儿回家的路。
沈精文从安定门来到北新桥,从北新桥来到小街,从小街又走到东直门,风雪交加的夜幕里,昏黄的路灯下,残留下她一串无奈的脚印和叹息!终于,她完成了今晚的任务。
当沈精文拖着疲惫的身体,包裹着被雪夜反复揉搓了的念想回到家门口的时候,她感到心脏似乎要摆脱她躯体的束缚,欲要从她的喉咙里蹦出来了,她忙用那只还攥着底稿的手按下了自家的门铃。就在她将整个身躯靠在墙上大口喘着粗气耐心等待的时候,门开了,一股热流拥抱了她。
母亲和丈夫将沈精文搀进屋里一个给她拿药,一个给她倒水,不一会儿沈精文便赶走了身体的不适。从丈夫的神态中沈精文断定,他这次带回的是不理想的结果。母亲关切地望着她问:枝子,好点了吗?沈精文点点头。“你们都累了,早点儿歇着吧!有什么事情明儿在说。”老太太向他们交代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段人道正在看寻人启事的底稿,他完后,没有对妻子今晚上的举动发表意见。他将那张底稿压在了**像的底座下面,对她说:回屋里盖上被子比这里暖和。在段人道的搀扶下,沈精文这才挪动着似灌了铅的双腿回到房间里。
回到房间的沈精文,一眼就发现了压在电话机底下的名片被拿了出来。她问丈夫:你给那边打电话了?丈夫一声哀叹,用点头回答了她。她又问:病人情况怎么样?“不妙,小妹说病人已经弥留好几天了,醒来后就叫儿子的名字。她们打算用谎言配合医生的治疗,看看能不能延续他的生命。”丈夫说完后又是一声叹息。沈精文问:人是没找到呀?还是死了?“生死不明”段人道上床后这才将这次寻人的细节说了出来。
长途汽车来到晋州县城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钟,下车后段人道吃了些东西,就慌忙租了辆私人汽车奔向了槐树村。在路上,司机一听他是北京来的,和他拉了几句家常后,就毫不顾忌地向段人道打听北京城里半年前的那段惹人注目的事件。段人道心想,司机对事件的关心无可厚非,但他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段人道的警觉。
“听说……?”
司机的问号还没有完全来得及向他吐出来,段人道的心就提了起来。他虽不知道司机的这些消息来源于何方?但是有一点段人道清楚:那就是自己目前正处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地,必须少说为佳。更何况自己已经沦为这次事件当中的是非之人,绝对不能再在异地他乡招惹是非了。“咳!巧的很,那时候我正在外地出差,一些画面我也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段人道巧妙的将司机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
汽车在乡下的土路上挣扎了一会儿后,终于在一个村边上停了下来。“到了!”司机对还在车上东张西望的段人道下了逐客令。段人道付费后,司机半句客气话也没留给他就慌忙逃了。段人道站在村南口掏出香烟,事先让自己做了一次演习后,这才不慌不忙向村里走去。
在通往这里的路上段人道就想好了,进村后必须通过官方来走访这件事。一来消息可靠,二来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如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自己也不会被动。经过多方打听,段人道来到了槐树村党支部书记的家。
村书记是一位年龄三十多岁的退伍兵,他一听段人道来自首都,腊月的脸面上多了几分春色,书记说:我以前就在八达岭服役。一听这话,段人道立刻换了一副惊喜的神态,连连对应道:太好了,太好了!那我可算是有福之人,遇上了半个故乡人了!说着急忙递上香烟并亲自给书记点燃。他还在介绍自己来意的同时,把身份证迅速递给了他。段人道这一系列的言语行动,立刻把村书记的热情调动了起来。他接过那身份证只是瞄了那么一眼,然后马上还给了段人道。
段人道明白,村书记感兴趣的不是自己的身份证,而是自己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怎么,在台湾的吴家女儿要回来看看?”书记不冷不热的问题倒让段人道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特别是从他的语气当中,段人道也拿不准这个东方志远到底在不在村里?“这个嘛,我也不清楚,我受委托只是帮助寻找留在娘家的儿子——东方志远。我想如果她的家人和儿子还都健在的话,总有一天她会回来的。毕竟她的亲人们都在咱们槐树村。”
一直不言语的书记夫人给段人道递上了一杯茶水。书记的儿子也坐在他母亲的身旁静静地听着。段人道谢过书记夫人立刻断定:这是个有规矩的干部家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