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奈掣肘何(2/2)
“首先就是每个人的面貌不一样。”周云涛说道,“在迪克公司,大家的精神都是向上的,都是微笑着的,而在丝路公司,呃,我只能说,并非所有的员工都是哭丧着脸的。”
周松眉毛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其次,就是品牌力量。”周云涛接着说道,“迪克公司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民心了,全中国一提起中高端品牌,那肯定就是迪克公司;而丝路公司呢?只是定位于中端品牌,这倒也没什么,但无论是品牌形象,还是销售渠道,都只是集中在GD一地——这个,对于公司的品牌建设,还是销售,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吧。”
“接着说。”周松伸了一下手,道。
“周总您忙,我也不多说废话,第三,我是一直在想,公司其实有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就是,公司要做成什么样的企业?公司准备发展哪一方面的业务,放弃哪一方面的业务?我看到的是,丝路公司什么都做,年轻人的服装做,老年人的服装做,连儿童服装也做;男装做,女装也做,中性的服装也做;正装做,礼服做,休闲装也做;高价的有,中等价格的有,连低档价格的也有——总之,一句话,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如果连自己想做些什么都不知道,看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把手头上的资源都分散去配置,别看现在公司的服装卖得挺火的,到头来,很可能只是服装界的一个小小的浪花而已,瞬间就被别人忘记了。反观迪克公司就不同了,他们一直坚持只做中高档的休闲服装,想一下,全中国服装行业一年的销售额大约是三千个亿吧,迪克公司只是在休闲装里分得一杯羹,就已经可以做上全国老大了;而丝路公司?什么都做,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而已。”
“第五,就是人。每家公司都说自己是最重视人才的,但事实上,真有几家公司能做得到?另的就不说了吧,就拿员工培养来说,迪克公司的人,都是从自己企业里培养出来的,员工的福利待遇也好,员工也以自己在迪克公司里做事而自豪。至于丝路公司,近年来虽然发展得好,但公司的发展,员工并没有分享到,所以,我听说,丝路公司的员工流失率还是蛮高的。短期内,可能察觉不到这种高流失率带来的危害性,但想一下,长此以往,当所有的员工都只当丝路公司是一个旅店,当自己是一个过客的时候,离丝路的溃败,也就不远了。”周云涛侃侃而谈。
董标听了,倒不觉得有什么,因为他对企业管理这一方面其实不是很熟,但柳轻权心里却捏了一把汗,觉得周云涛这次剑走偏锋,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想起来,周松刚到丝路公司,对丝路公司倒也还算不上什么感情;恰恰相反,他是比迪克公司出来的,对丝路公司的各种不规范的行为肯定不感冒——大体而言,从大公司出去的人,到了新的小公司里,基本上都是看不惯的,觉得这样不行那样不好,所以,周云涛的做法,应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松听了,张了张口,但旋即又闭上了,叹了口气,问道:“你真在文原服装公司里待过?”
“如假包换。”周云涛道。他还在做管理咨询顾问的时候,的确给文原服装里做过咨询,那时候在文原服装待了挺长一段时间。
“现在呢?跳槽了?在哪家服装公司了?”周松道。
“啊,这倒没有,我已经转行了。这次过来,纯粹是跟着董总过来开一眼界的。”周云涛道,连忙撇清了自己这个商业间谍的身份。
周松把后背靠在椅子上,让自己更舒服一些,才说道:“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一来就看到了,的确是个大问题啊。”
周云涛马上接道:“阁下既见及此,何为久而不举,坐致割弱?”
周松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接口道:“奈掣肘何!”
说罢,眼睛直盯着周云涛,面露微笑,而周云涛也报之以微笑,突然间,两人居然同时“哈哈”的爆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