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传说中的诸葛弩(1/2)
等待总是让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在危机四伏中等待救援,时间就像停止了一般。我实在受不了这种压抑的静默,抬头问宇文赟:“父皇,是谁要刺杀你啊?”
他依旧骑坐在马上保持着天子威仪,听我突然说话,竟然吓了一激灵,然后强自镇定但不无恍惚地说:“父皇也不知道是谁……谁都有可能啊!”
他的话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内心孤家寡人的颤栗,显然他也知道自己是个无道的昏君,他老爸武帝对他近乎苛刻的严厉训教给他留下了可资比较的明君形象,他的恐惧就来自这里,远远不是简单的高处不胜寒。我曾和几个好友把酒畅谈人生,一致认为只有两种人是不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一种是至善至真全凭良心为人处世的人,另一种是人性泯灭不留一丝一毫良心的人,他们的内心似乎都应该是快乐的。大多数良心被狗啃了一半的人,则永远会生活在内心的痛苦中。但那两种极端的人又有所不同,前者是无畏的,而后者将随时被恐惧笼罩。宇文赟无疑就属于后者,在这一刻,我突然萌发出一些对他的怜悯,他真的非常可怜……
忽然,远处似乎传来了呼喊之声,宇文赟精神一振,命令道:“来人了,快叫他们过来!”
于是臣子和士卒们齐声呼喊:“皇帝在此,速来护驾!!!皇帝在此,速来护驾!!!”
率先赶到的是代王的狩猎队,他策马奔近,跳下马就双膝跪倒:“臣护驾来迟,罪该万死!”
宇文赟兴奋地说:“快快请起,十一叔第一个赶到,忠心可鉴,何罪之有啊?”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这样称呼宇文达。
代王的队伍立即又在我们的圈外围了一个更大的圈,人人刀剑出鞘,全神戒备。宇文达来到我和宇文赟的身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关切地问道:“圣驾受惊了,可有受伤?刺客在哪里?”
宇文赟似乎恢复了往日的从容,说:“天和衍儿都毫发无伤,只是伤了几个兵卒和普六茹家的二公子。也没有看到刺客,芳妹和燕骏追去了。十一叔看看这个,这是刺客射来的弩箭。”
宇文达接过弩箭仔细观察了一下,惊道:“此箭通体用精铁制成,箭长八寸,不是普通的弩箭。莫非……莫非就是传说中的诸葛弩!乃蜀汉诸葛丞相所发明,此弩可以极快速地连发十箭,射程可达三百步之遥,威力惊人……可这种弩已经失传多年了呀。”
我问:“失传已久了?代王怎么知道这是诸葛弩的箭?”
宇文达回道:“《魏氏春秋》上记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那什么人会有这样的利器呢?”
宇文达思忖了一会回答道:“据臣所知,南陈没有这样的武器,此弩最利于防守,可即便是南陈最精锐的守城部队也从没见过有这样的配备。那突厥则不可能拥有这样的能工巧匠,即便得到了失传多年的图谱,也造不出来如此精良的武器来。吐谷浑蛮昧,较突厥尤甚,更加不可能有了。南梁臣服大周已久,还指望我朝为其灭陈复仇呢,断无来谋刺大周皇帝的理由……”
宇文赟打断了他的话:“行刺敌国君主,是战国时期才盛行的伎俩,始皇之后还有行刺敌国君主的吗?”
我点点头说:“父皇所言甚是,行刺之人必是仇视皇室或者图谋叛逆之人。”
宇文达点点头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不一会,远处又传来了犬吠马嘶的声音,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滕王宇文迥的队伍都赶到了,唯独不见赵王宇文招的队伍。
宇文赟喝问道:“禁卫军都跑哪儿去了?怎么不来护驾?!右武伯皇甫绩呢?!”
陈王宇文纯连忙说:“两千骁骑军都在外围负责设围和惊吓野兽……”
不待他说完,宇文赟爆喝道:“示警的响箭声闻十里,他们听不见吗?!”
“天元大皇帝陛下息怒,皇甫绩必然命令骁骑军在外围设防以阻止刺客逃匿,如果擅离职守,刺客恐怕就有机可乘了。”
宇文赟没有再说话了,怕死的他这才明白禁卫军大部没来护驾的原因,真是可笑。他不无尴尬地环顾了一下,发现宇文盛的狩猎队伍里有两个士卒的马上各驼着一头野猪,他立即就迁怒于宇文盛,冷笑道:“越王,你猎得好快啊,是不是打算烤猪来给天压惊啊?”
宇文盛看了看其他王爷的狩猎队,一只猎物也没有,虽然觉得心有不服但却也说不出话来。不问可知,他是最大大咧咧的王爷,听见求救的响箭,肯定不会像别的王爷那么细致,让随从丢弃猎物。却忽略了带着这些猎物就很有可能被扣上不忠的大帽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