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校场惊变(2/2)
“我朝尚武,臣已教两个犬子骑射,不过他们都不成器,较之普六茹大人的二公子,实在是差距甚大。”
“并不是人人都能练就百步穿杨之功的,”我随意地笑笑说,“以后也要教朕学习弓箭哦!”
“是,臣尽所能!”
这时,骑行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的司马泳突然笑着搭腔:“太上皇已把将军指派给了皇上,也就是帝师了,将军理应日日到正阳宫点卯啊。”
长孙晟回头看了看司马泳,面有难色地说:“司马兄说笑了,帝师云云万万不可再提。身为臣子,陛下但有驱策自当效命,不过在下的职分是在天官府,归属左宫伯大夫差遣,这日日到正阳宫点卯……”
我也不太明了司马泳插话的深意,心想既然要用长孙晟来控制宫禁六率,就不能把他调到正阳宫来供职,便说:“司马先生可能是想弃笔从戎了,跟你学骑射吧。朕并没有要你常侍左右,不必为难。”
如此一路说这话缓辔而行,不一时来到了北校场。早已戒严的北校场外有许多围观的百姓,身为首都百姓,显然他们已经很有经验了,看阵势就知道今天皇帝会驾临这里,早早的就来抢有利位子观瞻皇家威仪。估计我们这一行不带仪仗、服饰简朴的人被当成了打前站的随员,所以一阵小小的骚动后并没出现我已见惯不惊的万众匍匐山呼万岁的场面,围观的百姓只是站在那里看着议论着。
进入被禁卫军铁桶阵般护卫着的北校场,只见校场是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的长方形的场地,四周用海碗粗细的高大木栅栏围着,有东、西、南三个辕门。校场的北端正中有一座木制高台,面朝南门方向,其后的木栅栏上绷有毡布,显然是主席台了。台的正前方约10米处,矗立着一根犹如捆绑式多级火箭式的大纛旗杆,不过此时并没有悬挂纛旗。高台的两侧一字排开设立着各9面大鼓,共计18面,如果一齐擂响必然声震九天。
此时,日头已经显示出狰狞的面孔,在无遮无掩的校场干土地面上,暑气更加逼人。小末不知从那里取来一张冰镇的湿脸巾和一杯也冰镇过的水,擦拭我额头的汗珠。我回头看了一眼才知道,早有十几个小太监主席台侧伺候着了,地上放着好几个镶了铜皮的木柜,肯定都放满了冰块,里面必定镇着水、瓜果和脸巾之类的东西。虽然我正热得难受,但意识到这是作秀的机会,便一把将小末推开,训斥道:“谁叫你准备这些了?今天是出来消夏游玩的吗?朕虽然还小,但也没那么娇气!”
不仅我的随行人员,包括近卫在侧的那些骁骑率官兵也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竟然异口同声地大喊:“万岁!万岁!万岁!”
这喊声还引起了连锁反应,估计是校场外的围观百姓从这喊声里意识到小皇帝已经进入了校场,场外一阵骚动之后就从四面八方传来此起彼伏“万岁”声。
当我骑上专为我准备的小个子白龙马时,那边宇文芳已经一鞭子抽在了冯风坐骑的**上。马和马上的人都猝不及防,那马猛地向前一窜,立即撒腿狂奔起来。冯风在马背上惊叫着,险些被掀下马来,好不容易坐稳了却慌乱地抱住了马脖子。
他的狼狈样引得大家都忍俊不禁,但除了我和宇文芳,都只是偷笑,毕竟是忌讳冯风在太上皇那里的男宠地位。我边笑边想:还是宇文芳聪明,而且敢想敢干,这一鞭子就能初步试探一下冯风是否身怀武功。
眼看着冯风的马驮着他朝西门方向疾驰,一路扬起高高的尘土。
忽然,校场南侧的栅栏外凌空飞入一个白衣人影,落地一个纵跃朝冯风疾飞而去。
然后就听见有人大喊:“有刺客!护驾!”
我的身边一阵骚乱,便又被燕骏抱回了他的马上,四周被骁骑率士兵围了个密不透风。从麻林般的剑戟丛缝隙中,我看到长孙晟抢过一个骁骑率士兵的弓箭,朝着差不多百米之外的那个白衣人搭箭开弓。
与此同时,杨广竟然已策马朝那边奔去,他的弹弓也已握在手中。
我紧张地看着长孙晟手中已拉满的硬弓,却听到“咔”一声响,那张弓竟然被拉断了。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那白衣人已经从冯风的马上掠过,并轻松地将他提了下来,落地又是一个纵跃,竟然提着那么大一个活人向西门外飞去。
眼看已进入射程的杨广,在疾驰的马背上开弓了,就听弓弦响处,一枚乌黑的铁弹直射白衣人的后心。
却见那人在空中一手提着冯风,一回头伸出另一只手竟然轻轻巧巧地没收了激射而来的铁弹。
没人能看清那人的面目,但他在回头的一瞬间,他的面部竟然反射出刺目的银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