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乌丸轨的悲剧(2/2)
宇文衍虽已对朝廷上下官员体系基本掌握,但并非每个官员都能在被提到时立即想起此人的相关情况。不过对于宇文亮,宇文衍恰好记得,因为最近此人才被谈到过。也就是为小皇帝选后时,李穆曾推荐过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尉迟炽繁,而尉迟炽繁却已和宇文亮之子宇文温定亲。这一消息被宇文衍知道后,也就加深了对宇文亮的印象,是故他知道宇文亮就是与会的大司寇宇文椿的兄弟,是在于翼节制之下的北境重镇安州的军事长官。
杨坚此议自然引起了在场三个人的关注,首先是于翼,他心想安州地处大周北部边境,宇文亮又是受自己节制的边镇将领,杨坚推荐他南调辅助韦公,有何深意?第二个关注的人是大司寇宇文椿,宇文亮是其二弟,亲兄弟的升降调动自然令他关心。还有一个关注者就是尉迟迥了,毕竟现在宇文亮已经是他儿子的亲家,姻亲的前途势必关系到自己孙女的未来。
看着丹陛下宇文椿和尉迟迥关注的神情,宇文衍似乎明白了杨坚此议的用意。以杨坚的能力,自然早已能预判即将发生的淮南之役的胜负结果,他分明是欲借此建功立业的良机,直接地拉拢宇文亮,间接地示好于尉迟迥和宇文椿,一箭三雕啊!但对于翼呢?直接从北部边防重镇抽调将领,对于翼会有何影响?杨坚对于翼又是何居心呢?这一点宇文衍暂时想不明白。
与会众人都以为宇文?会问一下调宇文亮南下的理由,谁知他竟没有问,几乎是想也没想就说:“准奏!”
于翼闻言立刻说:“普六茹大人推荐得人,安州总管宇文亮堪当行军总管大任。臣这里再荐一人共同辅助韦公此次征伐,必可大有助益。”
宇文?问道:“万纽于爱卿推荐何人?”
于翼答道:“徐州刺史梁士彦,也就是我朝平齐后首任徐州总管。只因他在我朝与南陈的首次彭城之役中失利,以致困守孤城,被革去了徐州总管等要职,只留刺史任上。此人其实深知兵法,有与南陈交兵的经验,又是在淮北地区任职时间最长的官员,对当地天气、地理、风土、人文谙熟于胸,不仅可在用兵征战中相助韦公,还能在占领淮南后对当地的安抚治理有益。请天元大皇帝陛下斟酌。”
“如此甚好,万纽于爱卿思虑周详,斯役旨在开疆拓土,战与治都要谋定而后动,准奏!”
御前会议结束了,宇文衍不方便再与于翼单独交流,便回到正阳宫。已是晚膳时间,他与司马泳一起用餐,将御前会议的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司马泳全神贯注地听着,没有插言。
宇文衍讲完,问司马泳如何看待杨坚举荐宇文亮一事,其意何在。司马泳正待要说话,忽然小末进来禀报,派往潞安监视冯小怜行踪的侍卫六指儿回来了,在外候见。
宇文衍与司马泳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想:冯小怜这贱人又出什么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