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公元579 > 9.返回权力中心

9.返回权力中心(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谈之牛虻不吸血 刺客法则 至强奴仆 网游之辉煌天际 仕警官途 我要当盛唐皇帝 风华绝仙 网游之巅峰法师 娱乐领路人 大时代里的小军阀

长孙晟赞同司马泳的意见,认为小皇帝在此暂无危险。他建议立即派快马敕令周边郡县官员,警戒道路关隘,尽快开始围堵、缉拿陈王一伙,不可给他喘息甚至反扑的机会。同时他还建议,用八百里加急尽速通报幽州总管于翼,令其调军监视齐州尉迟勤所部的行动。尉迟勤乃陈王集团的骨干,这早已不是秘密,而陈王冒险一击不中,确有狗急跳墙纠集尉迟勤造反的可能性。授于翼相机行事的特权,可在尉迟勤有异动时出奇兵予以缉拿。

听了长孙晟的话,宇文衍对他的头脑冷静、机变果敢大感赞赏,对其建议自然也是深以为然。司马泳也基本赞同长孙晟的建议,只是强调了陈王之乱暂且保密为妥,暂不知会周边郡县官员,只说陛下在涡水遇险,怀疑有南陈奸细破坏了桥梁,令他们加强警戒即可,以免这些地方官员人心不稳。对陈王的处理方式,还是回京待朝廷决议后以公文下发。此外他还补充建议应及时与韦老将军取得联系,通告陈王行凶叛逆之事。因为司马泳认为,陈王如今最有可能的去向就是投靠南陈,不仅是因为距离近,更主要的是因为他能以协助破解韦老将军的攻势为诱饵,令南陈国君陈顼将其视为救命稻草,奉若上宾仰其鼻息。陈王毕竟是久经战阵的将帅,又熟知本朝军队的战力和配置,对韦老将军的淮南之役恐怕会形成巨大的妨害,此事不可不尽速通告韦孝宽,令其有备。

宇文衍对此也完全认同,当下就吩咐正阳宫随行的詹事随员等起草文书和敕令,也包括通报京城太上皇的加急信函。

御前会议结束后,宇文衍回到了龙撵上休息,众侍卫和留在河西的百余游击率团团护卫在车架周围。司马泳带着一小队禁军押着胖驿丞,再次搜查了驿站内外和整个镇子,以防还有陈王留下的暗道机关或伏兵密探。好在胡家集仅有百十户人家,统共不过四百来号居民,驿丞个个都认识,在禁军的配合下盘查一遍倒也并非难事。

河东的长孙晟则早已安排士卒就地砍伐树木准备建桥,待御前会议结束,建桥所需的圆木均已准备停当,立即着手修建桥梁。一则原来的木桥是被人为破坏了支柱导致垮塌,其牢固的根基犹在,便于新桥的搭建;二则六率士兵均是一专多能的特种兵,常参与皇帝出巡的护驾任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力自然不弱。因此,一座用圆木搭建的临时便桥很快就在涡水上建了起来。

待长孙晟的大部队再次过河进入胡家集,日已西斜。发往各地的通告或敕令陆续随快马发出后,小皇帝的车队人马当晚便在胡家集宿营了。

这是既平静又紧张的一夜,平静是因为太平无事,再无异常情况出现;紧张是因为侍卫和禁军全体轮班警戒,也是因为接到敕令的附近郡县已有殷勤的官员率众前来拱卫圣驾了。

翌日清晨,秋末初冬常有的大雾降临了,漫天迷雾,天如同无论如何也亮不起来一般,整个胡家集仿佛掉进了乳白色的粘稠的米汤里,五步之外就难辨人形了。宇文衍和司马泳、长孙晟、燕骏、小末等人简短商议了一下,还是决定上路,哪怕走得慢一点,也不可长时间在此地停留了。好在附近郡县均已接到了敕令,已陆续复命加强了警戒并有不少官员连夜赶到了胡家集候命,还带来一些衙役和家丁。

本就庞大的小皇帝的队伍又加上了一帮编外人员,自然更为庞大,队伍拉成一条长龙足有五里之长,在浓厚的雾气中缓缓的在西去的官道上蠕动着。

其后的几日行进速度大大加快,拒绝了一切迎来送往,尽快回到权力中心,对陈王搞出来的乱局才能从容全面的应对。在途中,宇文衍和司马泳反复讨论了多次陈王之乱的缘故,究竟为什么陈王会突然变得如此丧心病狂,纸条案只是导火索,真正令陈王如惊弓之鸟般兵行险招的内因何在?这极有可能牵连着一个巨大隐匿的不臣之举,怕被发觉了,便先发制人,可究竟是什么不臣之举,他们却难以判定。

其间,天元皇帝派来的三千禁卫军星夜兼程赶来迎驾。接着又先后收到了韦孝宽和于翼的回复,均表达了对小皇帝的关切问候,并请小皇帝放心,他们各有应对之策,陈王之乱决计翻不出大浪。其中韦孝宽还汇报了淮南之役的战况,两路人马前锋均已与南陈部队接战,都击溃了敌军,目前战事一切顺利。

临近长安,在途经终南山时,一个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事发生了,长年隐居不出的苏威居然在大路边迎候。他对小皇帝表达了愿意出山辅佐的愿望,宇文衍自然是喜出望外,将苏威请上了龙撵。尤其令宇文衍兴奋的是,苏威在表态效忠时只谈“陛下”,无只言片语涉及天元大皇帝,显然是下定决心要追随小皇帝共创大业了。

安度劫难,再得贤才,宇文衍背向着初升的朝阳,望着已出现在地平线上的长安城,不由踌躇满志。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