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卢都氏的真实意(2/2)
“先生神算!哈哈,恐怕那贺公子想破脑袋,也不知已为先生所用。”
卢都罗拔对这位亦师亦父的刘秀才言听计从,一向不吝恭维。
“孩子,为师殚心竭虑,也仅能为卢都氏谋立一城,乱世安生立命了。
“事在人为,你与景望,还得处处谨慎为好。”
刘秀才撑了撑手,从枕下摸出一叠纸张。
接着说:“为师授课,常讲汉末之际乱世坞堡妙用,我们夺城乏力,就自立一城吧……”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刘秀才不乏读书人那份自傲,在刚得到卢都格桑礼遇之初,也曾信心十足地暗拟诸葛孔明。
只是卢都格桑非刘备,他刘秀才更非诸葛亮。
临了临了,唯有托孤有点相像。
吐蕃人不善筑城,更不善守城。
每每攻陷唐境,都是郡县城郭俱毁去,以方便下次劫掠。
附近的伏羌如是,陇西、秦州亦是。
卢都氏要是没被卢都格桑带走能战的精锐,刘秀才还有谋取一城的胆量。
可如今能战之兵不过五百,就是发动全卢都氏青壮,也凑不齐一千兵。
要是再去窥视城郭,那是找死。
退而求其次,围绕卢都氏现有营帐,筑起城墙,勉力成为一城,就是刘秀才的渴望。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唐代书生还没病态到如是程度。
刘秀才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详细计算了用工数量,衡量了卢都氏现有力量。
决定借鸡生蛋,利用京城来的贺公子,利用李家堡子的存粮,来为自己的城郭梦助力。
久陷部族地区,深知冬春之交是各部族出售奴隶,购进生产、生活物资的旺季。
各部族上个秋天掳掠来的奴隶,收了秋粮、种了越冬作物。
打理罢畜产诸事,已成耗费粮食的多余人口。
强壮的好说,那些体弱的,注定要成为交易物品,或是孤魂野鬼。
手头上粮食储备充足的部族,通常趁机交易,购进丁口扩大生产、扩充武备。
“先生,我们如此利用贺公子,是否有点那个?哈哈……”
酷似李卓远时代著名艺人洛桑的卢都罗拔,带着笑容问。
“公子,谋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况我们不曾损益其人?呵呵,唯借用耳……”刘秀才撸须细语,一副儒雅风范。
“城郭成,则吾族安矣!苟得乱世图存,皆恩师妙计也!”
卢都罗拔打小经刘秀才灌输,早与寻常吐蕃汉子迥异,几与唐人相同。
“孩子,安身立命,而后有所图,切忌冒失。切记、切记……”刘秀才正色道。
就着那张“卢都城图”,师徒俩窃语密谋,只待那京城来的贺公子送上门来当枪使。
殊不知出了个异数,李卓远这个穿越者也盯上这些人口,卯足劲要收归己有。
谁输谁赢,就看一场冰上钓鱼比赛。
但无论比赛输赢,刘秀才策划的取强汰弱既定目标,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初步估算,几十家支汇聚来的奴隶,不下三千。
其中真正能用来易货的绝不少于两千,这两千足够意图添置丁口的家支瓜分。
至于那千余形同弃物的,就得由姓贺的来当冤大头了。
年前,老谋深算的刘秀才已给自称贺公子的李煊推销过。鼓动说,要是赢了,可以赢回不少牲畜、奴隶去扩大耕作面积,不怕他不上当。
要是届时姓贺的只要马匹,不要奴隶?嗯,那些家支武士拍拍刀鞘,恐怕也能吓尿他!
乱世保命,给卢都氏一族一个庇护所,就算是委屈同为唐人的李家堡子众人,刘秀才觉得自己也不算是背德。
大不了姓贺的着手开荒时,自己开出卢都氏手头上的奴隶,去帮帮工,弥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