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浮名自有青史斟 (完)(2/2)
“祖灵圣三字何解?”南华问道。
“吾闻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未曾听闻祖灵神三字。”左慈平和的说道。
“吾一生所求,舍道之外,再无余物!”于吉却是直接拒绝了。
但是,秦煌一听这名字,却仿佛福至心灵一般:“祖灵圣三字,可是指祖宗,灵性,圣洁之意?”
摩崖山人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所谓祖,一则指祖神,天地宇宙的根源,造化与毁灭的源头,譬如盘古,譬如皇天后土诸位,俱为祖神,或可称道!祖神为表,道为里!二则,指祖宗。所谓动静知宗祖,饮水思源,为后人自然应当祭祀祖宗。祖灵圣教,以祖为尊!”
“所谓灵,乃是万物有灵!无论山水花木鸟兽人鱼,大至星辰日月,小至细菌中子等,皆有灵性。区别不过是灵性的质量和数量而已!所谓夏虫不可语冰,所以,万万不可因为我们不懂他物的灵性而误认为其没有,大肆杀伐破坏,坏它物灵性,损自己根尘!所以,祖灵圣教,当以灵为次尊,不可亵渎!”
“所谓圣,指的是圣人先贤,知行完备,才德全尽。譬如三皇五帝,孔孟老庄!”
这下子,秦煌和左慈他们都听懂了,都在默默细想这个教派的利弊。
秦煌知道后世几大宗教的概况。
后世三大宗教,基督,伊斯兰,佛。其中,前两者影响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基督教组成了一个基督文明世界,伊斯兰教则影响北非,中亚等诸多地区。
但是,华夏却没有真正的符合本民族展的宗教!
所谓道教,完全就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是个错误的称呼!
因为,道不成教!
道门各派,各有各的传承,各有各的信仰,更重要的是,道门的基础就是清静无为,黄老之学,若是成了教派,却与这一根本思想冲突!
而佛教,更不必说,可以说,佛教对于华夏的罪恶,罄竹难书!但是,佛教对华夏的有些地方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比如,劝人向善,完善了华夏的神话体系之类的。
东汉这个位面,佛教初传不久,根本没有展开来,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有了重重罪业!
譬如笮融,花巨资在下邳修造浮屠寺。浮屠寺建在下邳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据说,堂阁周围可容纳3ooo多人在其内课读佛经,佛像外涂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每到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当时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为世所难见。
这个时候的佛教,可不是后世的佛教,他们霸占土地,欺男霸女,吃肉喝酒,在徐州引得愚民倾家荡产供奉佛教。
后世的佛宗佛教兴盛,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华夏本土文化融合了,他们被华夏本土的文化给改造了!后世之人谈论中国失去武风及诸多耻辱之时,一个共性认识就是佛教侵染,败坏人心!
譬如吐蕃蒙古的衰弱,难道不是和他们皈依佛教有重大关联么?
其实,秦煌自小就有些讨厌这些宗教,但是,懂事之后,他却知道了一些事请。
所谓的宗教,一个积极向上的宗教,能够引领世人积极向上,促进社会的展;但是,一个颓废的,邪恶的宗教,却能阻拦社会的展!
从这一点上,秦煌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都没有一丝好感,所以,每次遇到这些人的时候,他都敬而远之。
但是,宗教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地方,那就是信仰!心有信仰者,比常人更顽固,更坚强!
所谓的唯物主义,何尝不是一种信仰?
而且,有些东西,就像是关键性阵地一般,你不去占领,人家也会去!所以,摩崖山人这么一提,秦煌自己就已经确认了心中的想法,他要支持这个宗教,而且,他要去主导这个宗教!
哲学上的事情秦煌肯定说不过那些哲学家,但是,这事儿的现实意义却是他非常需要的。
更何况,从刚才摩崖山人说的话之中,秦煌已经听出了一些意思,摩崖山人是准备联合道教,利用现代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一些理论和东西,重组一个新的宗教,然后,摒弃其他种种宗教!
在这个世界,佛教才是一朵小花,伊斯兰教鬼知道开始诞生没有,基督教貌似还在颠簸流离,至于其他的宗教,犹太教景教之类的,天知道到底在那个疙瘩窝里!
这个时候的这个世界,信仰最多的是原始图腾,类似于祖灵崇拜的东西。祖灵圣教的祖不是刚好将他们融合了进去么!
有了这个宗教!以后,华夏征服这个世界会顺畅许多!整个世界都没有一个完整的信仰体系!扶持这样一个具有广泛普世信仰的新宗教,填补人类的精神空白,将整个世界纳入华夏的怀抱!
秦煌的野心一下子膨胀了起来,这个世界,将会全部属于华夏,顺从或者灭绝,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所谓浮名自由青史斟,是非功过,但由后人评说,但是现在,刀在我手!
这祖灵圣教,我是立定了!其他宗教,我管你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