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学第一夜(2)(2/2)
“大家都刚来,不了解,怎么选啊?”邵成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来了:“不管哪里干部都是由领导指定或者任命的,这样才好落实上级的指示、意图呀。”
“班委会又不是党委、革委会,班干部应该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要落实的也是落实大家的要求才对。”刘晓楠想了一下,又说道:“其实,我读初中时,我们那个刘老师就是让我们学生自己选举班干部。”
“你们那个中学还不错,那个时候就搞民主选举了。”黄粤豫插了一句。
“也不是,就我们那个班这样搞,还有人讲刘老师瞎闹腾。不过,选出来的班干部搞得还不错,学校就没说什么了。”刘晓楠回忆起来还有些骄傲感,他当时就是当选了班上的宣传委员。
“刘晓楠,我们还是先搞起来再说吧。”邵成福又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下去,“有些事不是一下子就实行得了的。再说系里讲了,班委会主要是要加强学生管理,要我们这些有工作经验的年龄大点的好开展工作。”
唉,这个世界也真是的,总是环环紧扣的,难得让人有点松泛。如今人还没到学校,就被指定了,而且还是个自己一窍不通的体育。刘晓楠赶紧对邵成福说:
“可是,不行啊,尤其是这个体育委员,我可不会搞。”
“系里管学生工作的李军铁老师讲,你的政审材料上记着你会很多体育项目嘞。”
“哎呀,那是政审时我们工程队那个何支书说,多写几项体育特长容易被录取。”刘晓楠记得,他当时还觉得不好,但何支书说话间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写好了。
“看来,你和你们工程队的领导关系还不错吗。”邵成福顺着话说了一句。
“那是。你知道吗,在生产单位,肯干的工人和负责任的基层干部关系最好。其实啊,我们国家的国营企业,就是靠这样的工人干部,靠这样的干群关系支撑起来的。”刘晓楠说到这里不由得有一份骄傲的感觉。
“刘体委的思想还蛮好啊。”黄粤豫插了一句。
“不是什么好不好,人生一世,总得想想自己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刘晓楠也晓得,想事多了也会想出烦恼来,但人长个脑袋瓜子总得想点事啊。就讲黄粤豫这一句称呼,刘晓楠就觉得不对劲,“你刚才叫我什么来着,不要乱叫。我名叫刘晓楠,你以后就叫我的姓名。”刘晓楠不由分说,对黄粤豫下了指令。
刘晓楠的床铺得差不多了,同寝室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回来了,邵成福一一向刘晓楠作了介绍:
周名鹏,三十二岁,党员,来自湖区农场子弟学校的教师,公办的,带薪入学,指定为副班长;
汤先林,三十五岁,来自山区公社商店的采购员,指定为生活委员;
还有两个应届高中毕业生,一个叫诸洪强,十七岁,与刘晓楠来自同一个地区,是那里一个三线工厂医院里医生的儿子;一个叫成仲开,十六岁,来自湖区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