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特别情报部 上(2/2)
最早的热气球是用蛋壳制造的,在那个时期写的《淮南万毕术》一书里提到,借助于燃烧着的引火物,蛋壳可以飞上天空。热气球也有用纸做成的,那就是传到后世的孔明灯。
古代的中国人还明了直升飞机,公元4世纪中国人葛洪参照一种儿童玩具竹蜻蜓做出旋翼,可以飞上天空3o米高。
公元17世纪中国苏州巧匠徐正明经过十多年的钻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它有像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架驶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
试飞时候,它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
没想到自己手下居然也埋没了人才,季风不由慨叹,幸好!幸好!
以后自己的飞机研究队伍总算有带头人了,等到把冯如、莱特兄弟等人拐到手,研究队伍就可以组建起来了。
想到以后用飞机航母虐战舰的场面,季风充满了憧憬。
“老谢啊老谢!以后的科研教育事业,可就靠你喽。”
在新世界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季风与谢缵泰畅谈未来,未来科技的蓝图被季风描绘得如同神话。天上飞的飞机,登月飞船,射程几万公里的洲际导弹,海底航行十万里的潜艇无数奇思妙想,令谢缵泰心潮澎湃。
不久之后,谢缵泰领导的环球教育展基金会率先从环球文化传播公司独立出来,成为教育与科研的主力
依靠洪门的庞大网络,许多后世神奇无敌的百度娘也不知道的情报被特别情报部送到了季风桌上。
在武器研究上,国内还有制作水雷的人才。在1856年的抗英斗争中就在广州河上使用了水雷。
在宋代,中国人还明了火箭,并使用了火药为燃料的火箭打仗,公元14世纪初又明了多级火箭。
可惜,很多技术经历元明清三代之后,大多已经失传。而水雷技术更已落后于时代。
不过,能够找到一些散落民间的自主研人才,好过事事依靠外国专家。
咱们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模仿,由模仿中创新。有了国产人才,国外的技术就能学为己用。
就在季风紧锣密鼓准备安排联络处、行动处情报人员前往国外搜罗、招聘、收买、绑架、暗杀国外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之时,特别情报部在国内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这一日,季风又收到了几份报告:
“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蒋智由、章太谈、黄宗仰、林獬等在上海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以便借办教育之名,鼓吹革命。其宗旨为‘编订教科书,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
“早稻田大学留日学生秦毓鎏、张继、叶澜、董鸿伟、汪荣宝、周宏业、冯自由、陈独秀等在东京筹建反清革命团体,取名青年会。”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同年回国,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萨镇冰,大名鼎铭,福建闽侯人,一八六零年生,十二岁入福建马尾船政学校,作第二班学生,十七八岁出洋,入英国格林海军大学(green-ichco11ege),回国后在天津管轮学堂任正教习。
一九零零年任海军统领,肃威将军。”
这一刻,季风仿佛有一种感觉: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
照例求收藏,求红票!
鞠躬,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