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藏区贸易(1/2)
转眼之间,张力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四年了。记得他刚来的那一年是乾隆三十一年,如今却已经是乾隆三十五年了。时间快的真快啊!他不仅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十七岁的青年,在事业上也大获成功。如今他不仅拥有一个巨大的领地,还是一家大型货行的主人。
张记货行经过这三年的发展,已经从原本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商号变成了如今闻名云南的大型商号。如今张记货行在云南省几十个县镇都开设有分号,拥有各式骡马一千多匹,店员伙计将近两千人。除了经营传统的货行生意之外,张记货行如今已经开始走茶马古道,做上了这一行的买卖。
张力在隆城呆了一个月之后,就起身回了一趟云南昆明。现在张记货行发展这么快,他自然需要好好去看一看。毕竟这可是自己的生意,那牵扯到的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在去年,张记货行的贸易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一百万两白银,年利润达到了27万两白银。其中传统货行贸易的商品销售额占营业额的近九成,但利润并不高,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而走茶马古道做生意,这利润可就高了。
张记货行去年是第一年做茶马古道的生意,所以一开始的投入也并不大。毕竟走茶马古道是有巨大的风险的,不仅旅途艰辛,还要提防一些蛮夷盗匪的抢劫,加上还有一些气候上面的原因,所以张记商行的这些掌柜们大都非常小心。但事实比想的要顺利多了,虽然走茶马古道的确艰辛,但利润之高远超他们的想象!
一开始的时候,张记货行的商队并不敢走的太远。记得做第一笔生意的时候,其实就是很纯粹的茶马生意。他们先采购了一批茶叶,然后运入藏区,和当地的藏族土司和贵族们以货易货。大概八十斤茶叶就能换一匹马,这其中的利润高达四五倍。八十斤的茶叶只是粗茶,在内地不过只值两三两银子。而一匹藏马一进入云南,立即就能升值几倍。再减去费用之后,还有四五倍的利润。
第一次生意的成功极大激励了张记货行的几个掌柜,这促使他们加大了对茶马贸易的投入。第一次进藏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的商队只不过拥有几十匹骡马。一次来回之后,赚了两千多两银子。等到了第二次进藏区的时候,他们的商队已经扩大了好几倍,一下子就有一百多匹骡马。运送的货物除了茶叶之外,还有布匹、食盐和铁器。而在以货易货之后,他们在回程的路上还购买了一些藏区的药材和特产。比如说冬虫夏草、藏羚羊的皮毛,羚羊角等等,进一步提升了贸易的利润空间。这次的贸易使得张记货行一下子就净赚了两万多两银子,而成本只不过区区三千多两银子。利润几乎达到了七八倍之多,而且时间基本上可以控制在两个月左右。
就算在藏区有将近五个月是冰冻期,道路出行非常危险,不适合做这样的生意。那同一批人在一年里最起码也能做三次这样的贸易。如果多派出几组人,那赚的还要多。
听着自己手下的大掌柜李德盛的汇报,张力感到非常满意。这李德盛原本也是一个小商人,但在和张记的竞争中破产了。张力当时知道这个人有些才能,所以就雇佣了他。一开始只是让他做一家分店的掌柜,经营的还算不错。这家伙做起生意来可谓是一板一眼,为人很靠得住。虽然算不上是一个奇才,但为人实在,加上善于管理,所以张力后来就让他做了张记货行的大掌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