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场动乾坤 > 第二十七章 太极之悟

第二十七章 太极之悟(2/2)

目录
好书推荐: 叱咤神州 混在东汉末 绯红人生 大汉名将 异界女仆系统 异世仙道之悠悠生活 全职网游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七剑七界 合诸侯

门帘之后,是一个人,是一个须皆白的老人。

“师傅”,看到这位褐衣老人的瞬间,方余便有着一种自内心的最为真诚的呼唤,两世为人,在他生命之中,对他最为重要的,便是这位慈祥的老人,正是那位老人,将他从路边的垃圾箱旁捡了回来,也正是那位老人,教会了他一切,老人,便是他的全部,奈何人生苦短,老人,离去了,而此刻在这异世他乡遇故人的时候,方余内心的伤感与遗憾在这一刻被无限的放大了起来。

方余,落泪了,在看到老人的一瞬间,方余内心之中的那点孤寂的感觉被往昔熟悉的印象挑明,老人如石,投入了方余内心那一片苦涩的湖泊之上的,激起道道涟漪,化为阵阵波浪,向着方余内心灵魂的四面八方,荡漾而去。

老人的身影,在方余的灵魂之中,深深的印了下去,而同时印下的,还有那老人手中不断舞动的一招一式。

看着那脑海之中不断舞动的身影,方余,有着一种自内心最为崇敬的尊敬,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往昔岁月之中,师傅在那山石之巅,不断地为他演练这再熟悉不过的一招一式,这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了那一招一式之间传来的最为熟悉的留恋,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方余轻轻的走上了前,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手中姿势自然顺摆之间,方余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那位老者对着方余指点提醒,“这是太极的起手式”,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这一刻,方余竟是随着脑海之中那道熟悉的身影不断的腾挪了起来,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竟是叫出招式的名称,“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

“‘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坠肘’,一招一式之间纯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这一刻,一道接一道无上的神音似醍醐灌顶一般的不断在方余的脑海之中响彻,这一刻,即便是他,也分不清这究竟是师傅传授,还是他自己所悟,一道接着一道的明悟,仿佛凭空一般不断出现在了方余的脑海之中,“身随心动,一招一式之间,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处,则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射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转眼之间,风轻云淡的太极在方余的辗转之间竟是变换的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雷厉风行。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前世之中,那些似懂非懂,迷糊不清的东西似乎在这短短的片刻之间便已有了一丝了然一般,渐渐的,方余的身子与之他那脑海之中的身影竟是有了一丝显著的区别,这一刻,方余不再一招一式的连贯而动,而是变为了随意的舞动,一招一式,随意摘取,早已烂熟于胸,侵染多年的太极信手拈来,如若无物。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一道接着一道的明悟,不断的在方余的脑海之中闪现,似乎此刻方余脑海之中的太极,仿佛活了一般,不断的在方余的身体之中蠕动着,而方余的身子,总是顺着那股自然而然的味道走了下去,一招一式,浑然天成,这般太极在方余的手中打来,仿佛走路甩臂一般的看着轻松写意。

太极出,则天地皆静,太极悟,则万法自然。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