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东宫祭礼(2/2)
“哪里,求之不得。”芷兰说着话,遂再一拱手。
司马相如草草还礼,笑着说:“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
“……刚才听芷兰与晁大人在此闲话,还以为芷兰从此会对长卿拒之千里呢!”
芷兰指着他笑道:“瞧,还是介怀了不是?亏你还是读书人,以正人君子自诩,哪有背地里却听人小话一说?”
司马相如终于释怀地大笑:“明明是你们说话不背人,硬是往人家耳朵里灌嘛!”
芷兰闻言却又把脸沉了:“好了,这样子总是不好,以后那话就不提了!晁错是我表兄,为人很正,就是有些呆板,他或许对你有些误解,请看在我的薄面上,不与他计较轻,相信来日方长……”
司马相如却不屑地撇嘴道:“长卿在世,我行我素,行事作为,只要自己欢喜又无妨与人,至于身边他人作何感想,千人千面千张嘴,哪里顾得了那许多!”
芷兰闻言不禁朝他一伸拇指:“快意江湖!甚合吾意!”遂又道:“长卿兄即听到刚才芷兰与表兄所言之事,那么,应太子之邀此去东宫,请先生陪我同行可好?”
司马相如先是脸上一喜,后又略作思索方道:“芷兰如此重看长卿,令长卿不胜欣喜,陪同未尝不可!只是太子殿下酬谢的是夫人,并没有邀请在下,长卿身为陛下身边人,若与芷兰一同出现未免太过搪突,不如还是韩大夫陪同为好。”
芷兰想了想,便应道:“也好。”又道:“兄既为陛下身边人,想必离京去梁并不甚方便,不知此次陛下可否放行?”
“这个么?梁王前日在太后那里已代长卿向陛下告了假。”
“那如此甚好!”
到了去东宫赴宴的日子,芷兰果然一身素服在韩安国的陪同之下出现在太子刘启的酒宴之上。
芷兰与韩安国的马车尚未来到,晁错早替太子迎接在东宫门前。
宴席很丰盛。宾主坐定,略略寒暄之后,刘启举杯一番客套,话语中自是表白了对刘贤之死的痛悔与对芷兰寡居的歉疚。
芷兰听着刘启所言并不发一言,末了还是韩安国妙语周旋道:“按说这里没有在下说话的份儿,长儒作为梁国中大夫,今天即是陪芷兰夫人到此,也算是芷兰的娘家人,便冒昧替我家夫人说上几句:说起来大家本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筯,曾经的谁长谁短,谁强谁弱,在外人看来那是理不清的一团乱麻,无论如何太子也为那年不该发生的事付出了代价,想来也已以为训。芷兰大小姐今朝已为皇后收为义女,名份上与太子也算兄妹,又被陛下封为一品夫人,虽然我们小姐并不为此而来,怎么说也是个抚慰,长儒在此替侯爵夫妇谢过陛下体恤。总之一句话,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人死不能复生,世上没有后悔之药,以后就都往前看,大家都以江山社稷为重。”
酒宴就此草草结束,按照先前的约定,韩安国、晁错陪芷兰来到当初的歇马亭下。
远远地,就见歇马亭四周已挂起了白色的挽帐,在当初刘启与刘贤下棋的地方,摆起了一桌供品。
让芷兰没有料到的是,太子妃薄氏在她到来之前,已经更换了素服,先行到达这里静侯芷兰的到来。
芷兰虽然心有准备,当一眼看到烛光与祭品当中刘贤的牌位,还是禁不住泪水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