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考察砖厂(2/2)
在所有建材中,红砖的用量无疑是最大的,简强最初的想法,是通过旧城区改造的项目让砖厂得到腾飞,由于葛南介入,县里的城建项目已可让砖厂实现产销平衡,利润非常可观。
那么,想要在旧城改造项目上分一杯羹,就得另辟蹊径了。
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利用时间差,赚材料差价。
目前,江城市周围的砖厂,经营情况并不乐观,如果现在去买砖,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价格,等红砖价格涨起来,高价卖出,可以赚取不菲的差价。
葛南入股的六万块钱,还在简强的存折上躺着,得把钱拿出来,让它产生效应。
既然确定了思路,接下来就该琢磨操作细节了。
六万元钱,看似不少,如果一次性拿出来买砖,低价购进高价抛出,就算能赚到钱,也只能赚到几万块钱,达不到简强的心里底线。
旧城改造项目一直要持续三到四年时间,在此期间,红砖价格一涨再涨,98年8月份之前,市区红砖价格每块砖8分,10月份涨到9分,99年涨到1毛1,2000年涨到1毛2。
对他来说,最理想的办法是与就近的砖厂洽谈合同,签订一份长期购销合约。
这样的话,从旧城改造项目开始到结束,三到四年的时间里,简强一直能从红砖上赚到收入。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洽谈合同宜早不宜晚,应该尽早敲定。
在此之前,他需要准备两身行头,穿着地摊货出去谈业务肯定不行,至少得白衬衣、西裤加皮鞋,头发也需要打理一下。
打扮得人模狗样,夹上一只黑皮包,差不多就可以出门了。
考察合作砖厂,简强也有自己的想法。
至少敲定两到三家砖厂,广布网多捞鱼,这样既可以保证红砖货源,也能实现多产多销。
规模太小和设备陈旧的砖厂不予考虑,信誉不好的砖厂不予考虑,离城区距离太远的砖厂不予考虑。
砖厂不景气,简强找上门谈合作,相当于给他们送钱,砖厂老板自然求之不得,此时出击,绝对能抢到谈判的主动权。
对他来说,是绝佳的机会。
想好了之后,简强列了一个简单的计划,然后就开始实施了。
首先进行第一步,寻找合适的砖厂。
连续几天,简强顶着炎炎烈日,每天早出晚归,来回坐车,先后跑了十几家砖厂,从规模、产能、口碑等方面全面比对,达到要求的,有八家。
在这八家砖厂中,有三家手续不全,被简强直接pass,剩下的五家是潜在合作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