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拿孔子开刷(2/2)
若是以颜回以往秉性和脾气,早就转身离去了。但由于颜回讨了一天的米,都还没有讨得半粒,那时他自己已饿得有些偏偏倒到,站立不稳,他又想到自己的老师——孔子,想到孔子如果再没有饭吃的话,多半难以再支撑下去了,于是强忍心中怒火,委屈自己,不停哀求对方施舍一点米。
对方见此情形,便想乘机取笑孔子一番,于是就让颜回辱骂孔子。对方说,如果能骂得让他高兴,他立即就给米。颜回内心一番挣扎之后,便顺对方内心之意,破口大骂孔子,说孔子成天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标榜仁义道德、孝敬尊长等主张,控制天下舆论,用以迷惑天下诸侯,想以此侥幸博得诸侯君王赏赐而成为富贵之人,其人虚伪不堪,其学说更是贻害万年,将后世聪明之人都培养成了虚妄之徒……
对方见颜回如此辱骂自己的老师,正合他心意,不由感到十分开心,更是大笑不止。最后就施舍了一些米给颜回,让其带回。于是才有前面所讲的孔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错怪了颜回偷吃米饭之事。”
金刀鸭嘴婆在讲这些话时,并非平铺直述,而是用场景再现方式,演绎了双方对话语气和情态。特别在演绎颜回饿得偏偏倒到、可怜兮兮,然而为了能得到米,却铿锵有声痛骂孔子的样子时,众人都被其滑稽表演逗得捧腹大笑不止。
众人一阵大笑过后,金刀鸭嘴婆接着继续道:“后来,孔子无意中知道了此事,他怎么都想不通自己最得意、最器重的弟子,居然暗地里会如此辱骂自己,于是对颜回大怒呵责。对于孔子的动怒,颜回却淡定自若跟孔子解释起来——老师常教导弟子们说,义有大义和小义之分;老师还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儿子如果眼看着自己父亲就要被饿死了,而作为儿子有机会让其不被饿死,却把那机会给放弃了,那就是失了大义。如果失了大义,就有违了老师的教导。孔子听了颜回这番言论,顿时就由大怒之态转变为亲和之态,而且还回话表扬说,真不枉费本师如此器重你一番,骂得好——骂得好啊——孺子可教也!”
金刀鸭嘴婆表演到此,大家又是一阵大笑。
“我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就请大家不要传出去了。如果传了出去,恐怕不仅会徒增笑耳,更会徒增骂耳,因为不会有人相信老鸭婆家书中有此记载。”金刀鸭嘴婆话到此处,稍作片刻停顿。
“其实,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有时候儿子辱骂老子,徒弟辱骂师父,晚辈辱骂长辈等等诸类情况,非但不是大逆不道之事,反而有可能是孺子可教之事。”
金刀鸭嘴婆拿孔子开刷,顿挫有致地演绎讲说,早已让众人笑得前仰后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