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田舍郎 > 第四十一章 反常的王老族长

第四十一章 反常的王老族长(1/2)

目录
好书推荐: 无尽号的冒险旅程 我和邻家美姨 傅少轻轻吻:娇妻,你好甜 七零娇妻是神医 穿越兽世:兽王,甜甜宠 梦魇侵蚀 日娱假偶像 重生校园:御兽女王惹不起 快穿王者荣耀:英雄,撩吗 爹地,妈咪又逃婚了!

“好,好好。辛苦谷子大师傅了,我会州百姓有救了。”会宁县衙后院,会州刺史和会宁县令李子奇等人看着转动的水车兴奋不及。

“天佑会州啊,此地不愧人杰地灵。”

“都是使君治理有方啊。”李子奇对刺史王勋奉承道。

“这都是我家族长英明神武!”谷子看着一群官员互相恭维,忍不住嚷了一句。

众人……这等粗鄙之人,懂什么叫商业胡互吹?!我等只不过是依照古老习俗照例而已。

“呵呵,大师傅说的是,官府一定对你们赵氏做出奖赏。诸位同僚还是不要沾沾自喜,抓紧抗灾才是要紧。”王勋不愧是刺史,这话讲得很有道理。

读书人,是相信道理的,也是喜欢讲道理的。只是大唐的读书人和他们的老祖宗一样都是腰上挎着剑和别人讲道理。

后世丢掉了腰间的利剑,让那些自诩多读过两本书,遇到事情总喜欢讲道理的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道理。

当道理只有“撒泼”才有用时,看客心有余悸,徒呼奈何。

后世有人写了《沉默的大多数》,其中收录过这样一篇名为《知识分子的不幸》的文章。

文中说“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有意思,不如死去。”

呵呵,却不知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右手利剑,左手书卷。丢掉利器的读书人,只是一群酸儒而已。

王勋王刺史喜欢和别人讲道理,大唐也是一个喜欢讲道理的王朝。毕竟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我们骨子里都是讲道理的,也喜欢讲道理。

对于王勋而言,他喜欢讲道理的人。我和你讲道理,你要是和我耍流氓,不好意思。老子腰间的利剑不是装饰品,那不是腰间盘突出,那是可以捅死人的东西。

所以对他而言,还是喜欢讲道理。我和你讲道理,你和我耍流氓,没事。老子打到你服,然后给你讲道理。

所以此时唐人地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时人都特爱讲道理。

几人看完水车,便去正厅布置任务去了,谷子自然有那小吏热情招待。

王勋对会宁县的抗旱工作做了一番布置,对县衙官员一阵鼓舞后便回刺史府去了,脚步甚是轻便,像极了成婚那天。

县衙正厅。

李子奇等人的激动心情,尚未平复。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陇城县令那个倒霉蛋相比自己等人简直是社稷功臣啊。

李子奇心下再次浮现出黑虎村那个少年。那小年永远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好像什么事都在其掌握中。

那少年啊!

是他李某人的福星啊!

自从那少年横空出世,给了他多少惊喜。好像每次朝廷嘉奖都是因为那少年。

福星啊!

这少年……唉老夫怎么就没有生一个女儿呢?

回到刺史府的王刺史同样的欢喜,因为那陇城县的事,他前些日子向圣人上了请罪文书,着实憋屈,毕竟天意莫测,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因此治罪于己。

如今这水车一出,不说别的,功过相抵总是有的吧!

想到这他便开始写起了奏报。

“罪臣王勋祗言:臣守会州,受国恩荣,出牧地方。上不能以报国恩,下不能拂煦黎民。然,承天之幸,得陛下隆恩。幸甚,今州有赵氏子,研习先汉遗术,创自转水车。济乡邻于水火,献秘术于府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