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赶集(2/2)
虽然李红英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但是镇上也就那么大,直径六十米的地方拥挤着几条街,真要出什么事几步就能过来。
每次重要的赶集日,人都特别多,人挤着人,因为没有管理人员,那些卖东西的人都是随意摆放,让整个集市更是拥堵。
李成也跟大人分开,他打算买些东西。
每个小孩手里都有钱,一块或者五毛,足够买个小玩具,或者买些吃的,这也是他们愿意跟大人分开的原因,要不然,他们肯定不愿意跟大人分开。
李成觉得,这是大人的一个阳谋,以最小的代价让小孩子消停。
如果小孩子跟着,随便一闹腾花的钱就不止这个数。
李成跟李功各有一块钱,李成看着李功买了两包左轮的子弹,又买了些吃的把钱花完。
而李成,买了两根气皮芯,他打算做个弹弓,几根鸟绳(一种棕色、细小、很有韧性的绳子),一块钱就花完了。
想了想,李成又掏出两块钱,很零碎的那种,最大的为五毛,问了几个人,买了一小包引线和一大包硝。
初中以前,镇上对这两样危险品根本就不禁止,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等李成上了初中,这两样东西因为管制,就很难买到。
看到李成拿出那么多钱,李功不干了,开始哭闹,说老爸老妈偏心,把李成气的牙痒痒。
好不容易脱离父母的视线,可以偷偷买点东西,这家伙就不能消停点啊。
对于李功的哭闹,李红英不知道该怎么办,劝了几句没用,只能带着一堆小屁孩去找大人。
面对李忠和熊玉莲的问询,李成无奈,说道:“三叔以前给了我五毛钱,哥哥的买东西吃了,我存了起来,还有一些是阿爸、阿妈以前给的一毛、两毛,卖‘毛皮’几毛钱……”
当然,那两块钱,是李成直接在系统中兑换出来的,父母等人给的几毛钱他都懒得丢进存储空间,都用来收买小丫头和小屁孩,嗯,他瞎编的。
说完,李成还从兜里掏出两张五毛的说:“我还有一块钱,前几天刚捡的。”
其实,李成也不是故意气李功,而是他想着,等下可能会看到想买的东西,还是先打个预防针,免得李功再闹腾。
李功挨了一顿揍,仍就不依不饶,无奈,熊玉莲又拿出一块给他,想了想,又给了李成五毛,对李成说:“阿成,哥哥比你大,就多给点,而且你自己不是还有一块吗?”
李成倒是不在意钱多钱少,但是李功介意啊,哭着说李成的钱比他多。
熊玉莲那个气啊,本来,打孩子根本不用讲究时间、地点的,但是场合就有点讲究了,现在人这么多,孩子一直哭闹得多尴尬啊,所以熊玉莲才打算给李功一块钱,算是“息事宁人”,谁知道他还得寸进尺了。
于是,抓起李功就是一顿胖揍。
李功的眼睛却突然亮了起来,这段时间,李功在作死的路上跑的太欢,让自己气的每次都忍不住动手,结果经常被骂和罚,或许,阴谋比直接动手,效果会好一点……
李功在那哭着挨揍,小伙伴们就不淡定了,之前瞎逛,大多人的钱都花完了,看到李功的“表演”,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于是……
不一会,小小的集市,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小孩哭闹声,大人们骂小孩,打小孩的声音。
当这群小孩再次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是两眼泪汪汪却一脸带笑,手捂着屁股蹦蹦跳跳逛街。
之后李成又买了一盒图钉,一点泻药。
泻药有点难买,那是李成脱离了队伍,花了一块钱跑路费,托一个陌生的大人买到的。
等到大人买齐年货,就开始来找小孩了,给他们买衣服。
李成和李功也买了一身,李成的是一身小西装,李功的是一身牛仔,鞋子是波司登牌的。
此时,应该是到了下午一点左右,李成一家在一家米粉摊前排着队。
镇上不大,所以只有一家馄饨店,而现在李成等人排队的,是临时支起的摊位,人比较多,要等别人吃完才有位置。
李成和李功两人分到了一大碗,嗯,两双筷子一个碗。
纠结的扒拉几口,李成说自己吃饱了就放下了筷子。
跟李功共用一个碗,吃他的口水,李成的洁癖让他浑身都起疙瘩。
饭后,李忠和熊玉莲再次离开,他们要看看还有什么忘买的,还有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买好东西,好一起回去。
李成躲开小伙伴,买了两个饼,就着哇哈哈吃了下去。
对于哇哈哈,李成也不怎么喜欢,奈何现在的奶制品比较少,他必须抓住一切方法给自己补钙。
回去的时候,大人都是大包小包身上挂着、提着一堆,路上,在茶亭里休息了两次。
李成有点失落,这次,还是没有遇到那个女孩。
当然,也可能那个小丫头太小,自己没认出来。
那个女孩,应该也会来镇上赶集吧,现在的她,应该还流着鼻涕尿着床,嗯,或许还会跟以前的阿玉一样,吃着饭还玩鸡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