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愿此生传于说书人之口(2/2)
“你俩也在这里?”他惊奇道,那眼睛终于看到了柴进和宋江、方腊,当即拜倒道:“柴大官人!今日何幸见到大驾!”
柴进当即扶起来,“听说李俊兄弟多次上岭来,为着候一位当世豪杰,可是为着我这兄长来?”当即指着宋江与李俊道。
当下李俊听得双眉一扬,这时他的眼睛也已看到宋江脸上的金印,当下向宋江叉手施礼道:“尊驾莫非是在押的济州郓城县宋押司,及时雨宋江哥哥?”
宋江一奇,见此人相貌堂堂,一脸正气,便也敬而回礼道:“正是小可!”
一听此言,李俊纳头便拜:“宋江哥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久仰哥哥大名,以无缘相聚为憾。今日小弟上岭来,要等的人正是哥哥。”
宋江当即扶将起来,说道:“小可与兄弟素昧平生,兄弟何以知道宋江,并知道会从此经过?”
李俊答说,近日有个相识从济州来,说郓城县宋押司宋江,不知何事发在济州府,断配江州牢城。小弟料想别处无路,必从这里过来,因此在岭下连日等候,也有几日,我今日又同这两个兄弟上岭,不想正好遇见哥哥。
两下里相识恨晚,有说不完的话。柴进便跟宋江和方腊引荐了李俊,说了当日在山庄的许多事情,因见穆赛花在身边,另外自己而今也不比当初,便略去月云痴恋的内容。又问了他后来的事情,李俊也简略说了到揭阳镇寻穆弘及之后在江边撑船营生的事情。
当下换了大桌吃酒,都围坐了。席间李俊问起宋江,闻知在郓城县做押司,不知为何事配来江州?宋江便从晁盖来书,怕泄密而怒杀婆惜,直至石勇村店寄书,回家事发,发配到江州,备细说了一遍,柴进与方腊及众人皆称叹不已。
而后宋江问李俊的情况,为何从庐州到了沧州,投柴大官人门下。李俊便说了自己经历,说到勾栏里头听说书人单说花和尚鲁智深好几本,方腊当即慨然道:“此生之行,若能传于说书人之口,传扬千秋万代,也算不虚此生了。”
柴进听得暗暗点头,这方腊果然是胸怀壮志,虽年老而不减血性。
后来李俊说到俞氏父女随船出海,方腊又连饮两杯酒,感慨道:“他日若不得成事,不如也效这一对父女,随船出海,也是一途。”
柴进听到方腊坦然说“成事”之语,不禁心中一凛,尽管已知其最终归宿,但仍想一探究竟,随即接住话题说道:“听方兄之语,莫非他日将图大事?”
“柴进兄弟果然有心,眼看着民生倒悬,陷于水火,而朝廷腐政日甚一日,百姓不堪其苦,揭竿而起势所难免,乱离其期不远,我方腊岂能袖手旁观,所以……”
“所以方兄欲为救世之人,力挽狂澜,行忠义之心,扶社稷于既倒。”宋江畅快地接下去,他似乎觉得已经找到了同道。
“非也!非也!”不料方腊突然掀髯大笑,作色朗声道:“宋江兄弟何以迂腐如是?”
宋江突然受窘,柴进琢磨他一向受人敬重,大概还从来没有这般受窘过,他有混迹官场的阅历,也有行走江湖的经历,他交往驳杂,跟各种人打过交道,普遍受到尊敬,可是眼下这方腊,却似乎不把他看在眼里。
柴进琢磨方腊为何突然会如此狂傲呢?是喝酒喝多了吗?或者会不会就是那个传说是果真有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