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传的风俗(1/2)
宗方良藏听了安洛姬的质疑,温和地微笑道:“关于我们‘奈鸣村’的建筑风格,那是因为‘仪式’的需要,所以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产生改变。”
说着,宗方良藏伸出手指沾起一点清酒,在卓袱台上画了一个圈,然后指着这个圆圈对着安洛姬与苏明说道:
“这个圈就是代表‘奈鸣村’,而圈外则属于顺应‘时代’而变的‘规则’下,受其影响的‘外围’。现在,想必你们对于光宗大人所言的‘时代’,‘规则’等词汇,还是感到很疑惑吧?那么,就让我对于‘时代’,‘规则’这些东西,好好地给你们解释一下吧。”
“所谓‘时代’,就是代指外面‘常世之国’的不同时期年代段的简称。‘常世之国’的每个‘时代’更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之力,我们将之称为‘规则’。而即便是处于‘常世之国’与‘恨之国’夹缝中的‘奈鸣村’,其靠近‘常世之国’的外围地带,也会受到‘规则’的影响。于是,在‘时代’的影响之下,‘犬鸣地道’变成了‘犬鸣隧道’,而‘忘川河’则变成了‘犬鸣水坝’。不过,虽然他们的‘外貌’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的‘特性’仍旧没有改变,仅仅只是在‘时代’的影响下改换了外在面貌罢了。”
苏明闻言,心中了然——
原来,‘遗地’虽然隔离于‘现实世界’,但是靠近‘现实世界’的外围地区可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产生一些与‘遗地’内部风貌迥异的建筑风格。
比如,‘犬鸣隧道’,‘犬鸣水坝’这两种位于‘奈鸣村’外围的建筑明显与村内江户时期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现实世界’的‘时代’影响而产生的建筑风格改变。
这就好比是一杯多层彩虹鸡尾酒,其每层颜色相连的地方总会一部分‘混杂’而‘相近’的色彩,诞生存在了一定时间的‘遗地’与‘现实世界’之间也是如此——
‘遗地’的外围部分,会随着‘现实世界’的‘时代’更替而产生变动,至于其内在‘核心地带’则应该是顺应‘遗地’自身的需求,不会随外在的‘时代’更替而改变。
比如‘格拉米斯堡’外围的建筑风貌,附近的街道仍旧是当前‘时代’的风格,但其城堡内在建筑构造的风格却迥然不同,因为那片地方是属于‘核心地带’。
如此说来的话......
“虽然,‘奈鸣村’的外围会随着‘时代’更替而产生改变,但‘奈鸣村’内的建筑却因为‘仪式’以及这片土地的‘意志’而不会产生改变。所以,两位会看到‘奈鸣村’外贴近‘常世之国’风貌的建筑,皆是因为‘时代’更替下的‘规则’作用缘故。至于,‘奈鸣村’内能依旧保持着江户时期风格的建筑,则是因为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意志——‘伊邪奈崎’与‘伊邪奈美’意志的影响下,而最终产生的结果。”
“至于,‘奈鸣村’为什么一直保持着江户时期的风格,而不是更早的战国时期的风格,又或者是江户时期之后的明治时期风格。据我所知的传闻记载,则是因为‘仪式’的缘故——‘奈鸣村’曾经在江户时期发生过一次变故,被我们称之为‘大偿’。自从那次被称为‘大偿’的变故发生之后,‘奈鸣村’内就一直保持着江户时期的建筑风格,以保证‘仪式’的顺利进行。”
宗方良藏详细地为苏明,安洛姬两人解释了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概念问题。
果然,宗方良藏的解答很符合苏明对于‘遗地’和‘现实世界’的猜想。
“既然如此,‘奈鸣村’本身与世隔绝的话,你们又是如何得知‘江户时期’,以及之后的‘明智时期’等,这些后来的名词?另外,你前面话语中一直提到的‘仪式’又是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