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兵发徐州(1/2)
北海之战结束,与被张既、郝昭阻拦住的刘备听闻孔融、太史慈投降的消息,没有在与袁谭纠缠,迅速的退兵回徐州了。
袁谭在青州的统治逐步的稳定下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袁谭将青州治所设在北海城,因为平原是他最先的根据地,经过这段时间的经营,已经非常稳定。而北海刚刚归附,北海以东的大片领土还需要继续的加强统治,将治所设在北海有利于加强对整个青州的统治。
第二、袁谭正式任命王完为平原相,负责平原的日常政务工作。沮授从平原以及平原以北田楷的统治区域新征兵一万,并带领着新并正式赶到北海城。新兵的训练由赵云、张既负责。
第三、孔融、太史慈领兵一万往东巡视。孔融对各地的郡守、县令进行重新的选拔任命,同时推行袁谭的土地改革政策;太史慈率领一万士卒攻打各地不服从袁谭的势力以及清剿山贼、黄巾余孽。历时半年,青州以东已经基本被安定下来,土地改革的工作也进行的非常顺利。袁谭从北海以及北海以东的广大地方征兵,又募得新兵一万。三万兵马中,原先的老兵一万由袁谭;沮授带来的一万新兵由赵云、张既统帅、训练;青州东部募得的一万新兵由太史慈、郝昭统帅训练。三万人马驻扎在北海城外,每日操练。孔融具体处理青州的政务,筹集粮草等工作。
第四、袁谭重组了统帅参谋部。由自己任所有军队的统帅,郭嘉、沮授任参谋。三人每日商议军事,谋划大事。
公元193年,青州经过袁谭大概一年的经营,已经是兵马精良,粮草充足。而天下却愈发的混乱。河北之地,袁绍、公孙瓒两雄并立,其余张燕、张扬等人已经被袁绍一一剿灭,袁绍不断加强对公孙瓒的进攻,公孙瓒已经逐渐不支,幽州之地不断被袁绍蚕食;由于袁谭的到来,对历史进程的改变已经相当明显了,历史上袁绍是公元199年才彻底击败公孙瓒;看来袁谭提早出镇青州,击败田楷,也改变了袁绍、公孙瓒之间对抗的进程,公孙瓒估计很难再支撑6年了。这是否意味着官渡之战会提前到来呢?
中原更是混乱不堪。曹操、吕布相互攻伐。袁术以孙坚之子孙策为先锋,逐渐荡平淮河流域。虎牢关以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一方劫持皇帝、另一方劫持王宫大臣。两人征战不断。西凉的马腾也是对两京之地虎视眈眈。南方相对安稳。江东之地,刘繇、王朗、严白虎各自割据一方。荆州的刘表坐镇已久,西川是刘焉,汉中是张鲁。
北海城外,袁谭三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袁谭立在中央帅旗之下。左手边是赵云、太史慈、张既、郝昭;右手边是孔融、沮授、郭嘉。袁谭不想等了,不想再按照历史的进程等下去,他现在已经是实际上的一方诸侯,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扩张势力。即便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以后的事情变的越来越不可知。但是他现在有信心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壮大起来。现在青州稳定,按照郭嘉原先的规划,他要迈出第二步了:攻打徐州。
“孔融先生,青州就拜托给你了。镇抚百姓,同时供应我大军粮草。”袁谭发话了。
“大公子,陶谦乃仁人君子,无故攻打,恐怕难以取胜啊。”孔融面带担忧的说道。其实孔融担心的不是难以取胜,他从心底不赞同攻打陶谦。书生意气。
“孔融先生,不用再说了。我已经决定了。”袁谭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跟孔融这样的人是谈不明白的,现在时乱世,乱世讲的是弱肉强食,其他的都不管用。
孔融不再说话。自己现在虽然名义上是青州刺史,但是军政大事还是袁谭说了算,自己处理的不过是日常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事。政事上最大原则是,土地改革。这个是袁谭定下的,他无权更改。军事上他更是没有插手的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