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花瓷(2/2)
永历此行是来招揽人才的,这个秦公子看样子是个读书人,不知道才学如何,永历就想不如试试他。就叫伙计上茶,与秦公子闲谈起来。
永历随口问了些,秦公子还没回答,就被旁边的小孩抢着答了,而且这位好像还很怕自己的小仆的。
原来,这位秦公子叫秦景之,是景德镇的世家大族秦氏的后人,世代以制瓷为业,秦氏瓷在景德镇可是能排的上前三号的。可是到了秦景之这一代,因为父母早亡,他早早的就接了家业,因为只会读死书,而不善经营,再加上满清这些年禁海锁国,生产的瓷器出不了海,秦家是日益的败落。这次秦景之来南昌,就是为了能为自己家产的瓷器找买家,可是南昌城内的大瓷器商全被景德镇别的家族买通了,秦景之好话说尽,让利到白送,可就是不买秦家的瓷器。这些日子来,秦景之的盘缠都用光了,连最后一个家传的古瓷都被客栈老板拿去抵账了,真是困顿到了极点。
听着秦景之叙述,永历表示了最大的同情,脑袋中却出现了一个想法:“秦家的瓷器卖不出去,大量积压;而清廷现在闭关锁国,洋人又买不到中国的瓷器,那么什么最赚钱?走私瓷器啊!”想到这里,永历笑眯眯地看向秦景之,说道“既然秦公子,如此急迫,我倒是有点办法,能稍解秦老弟的燃眉之急。”
“那敢情好了”秦景之一把攥住永历的手,大声感谢道。
接着,永历又问了存货多少,总价多少。这个秦景之果然不是会做生意之人,有问必答,和盘托出。永历心里有个谱以后,说自己家在赣州遂川,正好想做瓷器生意,不如去景德镇看看,准备将秦家的瓷器全部吞下。
秦景之听完,更是大喜的不知说什么好。
永历叫来伙计结了饭钱,再找来客栈老板,花二十两银子赎回了秦景之的包袱。等秦景之打开包袱,拿出一件古朴的瓷器。
永历的眼睛盯着那件瓷器眼睛就直了,“好一个青花酒壶啊”,乳白的壶体,湛蓝的叶子,浑然天成。再拿起翻过壶底,上面有“大明永乐”四个字。“这是正宗官窑的瓷器,价值连城啊”永历的“那辈子”,就这一件永乐官窑青花,给十个亿美元都不卖,因为就没有存世的,就是残片也能卖几百万,所以永历惊呆了。
看着永历爱不释手的样子,秦景之倒是大方,说道“何兄要是喜欢,尽管拿去。这件青花,乃是家祖于永乐年间烧制的官瓷,一共烧成了五件,上交了四件作为宫廷贡品,偷偷的留了一件。相逢即是缘分,别客气!”说完,旁边的小仆不干了,但也知道吃人家嘴短,马上给秦景之使眼色。
“嘿嘿,这怎么好意思”永历拿着这件青花瓷不可放下,心想“用二十两银子换这么个青花,真是赚了!”等见到秦景之诚恳的样子,永历将青花酒壶直接交给了王富贵,“啊,那个,秦老弟,那我就收下了,你放心好了,明日咱们就去景德镇,先看看货”,然后转身对一个侍卫说“胡二,你明早就回遂川,去取来两万两银子,我去景德镇秦府等你,两万两银子先做定金。”
“两万两!还只是定金!?”秦景之主仆二人一听,全都震惊了。其实那件青花酒壶在明末,虽说是官窑的,但市价也就五百两而已,其实秦景之认为是自己赚了,高兴得不得了。
永历这个假冒的商人,一口气定下了秦景之全部的瓷器,晚上睡觉都抱着那件青花酒壶,做着发财的大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