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大明永历 > 第六十三章 群起响应

第六十三章 群起响应(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妖逆 饮血狂刀战天下 昏天 钧天 逆世神功 碎虚无极 明朝那些人 意想不到的三天 武魂界 会法术的小熊猫

这次留在土楼里的壮丁,一共伤亡不到一百人,就消灭了五百人的清兵,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当然这里也有侥幸的存在。方孝玉率领的那五百壮丁,根本就没用上,华安县城里的清军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永历感觉已经度过了这一关,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清廷早晚会发现这里的一切,到时候,大兵一到,这里就得被撵成齑粉。

还是赶紧撤走为好,永历想好,立刻去找杨氏族长和杨俊,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马上撤往闽赣山区。

事已至此,杨氏族长也只能这样办了,还好这时行装已经打点好,随时都可以上路。事不迟疑,杨氏族长宣布立刻上路出发,免得被清兵发觉,前来阻截。

杨氏族人故土难离,这回要拖家带口,跋涉五六百里,到一个陌生和艰险的环境生活,尽管极不情愿,也是没办法的,不反抗就要灭族,反抗也许还有生路。

其实永历不知道,因为他的穿越,又一次带来了“蝴蝶效应”,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闽西杨氏因为反对拆迁土楼,在华安县造反,派人去台湾寻求郑氏的帮助,但郑经鞭长莫及,根本就不可能帮助杨氏族人,最后除了极少数人逃亡台湾外,在对抗围剿的清兵时,大多数族人尽遭屠戮。

这次永历碰巧遇到了杨氏族长的儿子杨俊,又帮助杨氏族人消灭了清兵,并不是在原地等着清兵来攻打,而是转移到闽赣山区,这样就避免了被清兵剿灭的危险。

一万多人的大迁移,不可能不惊动满清官府,不过那已经是第三天的事了,竟然还不是华安县发觉的,这个时候杨氏族人已经到达了上杭县,再往东北走二百里,就是闽赣交界的绵绵大山了,只要能进山,暂时就安全了。

永历在出发前,特意派出许多探子,监视附近几个府县清兵的动向,当有人回报说,龙岩府好像已经得到消息,并派出一千清兵干了过来,准备截击转移的杨氏族人。

决不能让清兵追上自己,别看只有区区的一千清兵,要是真被他们追上,再被缠住,等福州的大批清兵来援,那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永历让杨氏族长加快速度,将没用的东西全都扔掉,可是这样,速度也没有提升多少,毕竟有很多老弱病残拖累了行军速度。看来还是得想别的办法,永历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和靳统武等人商量。靳统武不愧是久经战阵,立刻给出建议,派出一队人马,向相反的方向前进,制造假象,迷惑调动清兵前来追赶,这样杨氏族人才能安全的转移到山区。

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可是应该由谁去带队哪?靳统武倒是自告奋勇,可是他的伤还未康复,永历可舍不得他去,苗显没有领兵才能,方德又老迈不堪用,最后还是方孝玉自荐。

方孝玉也是从军不久,但是方孝玉为人稳重,颇有胆量和见识,一直以来永历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将军来培养的。

尽管永历还是很担心,但事情紧急,只好派出方孝玉挑选五百精壮,走西南方向。在方孝玉出发前,永历又面授机宜,要他将龙岩府来的清军迷惑住,要他们以为杨氏族人前进的目标是闽粤交界的南岭。

永历特意嘱咐方孝玉,绝不可与清兵恋战,并且告诉他十二个字:“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一定要将这一千清兵粘住,一旦福州的清兵追来,马上向南岭转进,过了南岭后,可以去梅山找梅山义军。

(今天晚上喝多了,把第六十二章发到“作品相关”里了,实在不好意思,但是我依然要求推荐,呵呵,脸皮不厚,反正机枪打不透!)

...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