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吴三桂(2/2)
云南、贵州、湖南是吴三桂实际控制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民生凋敝,人口稀少,无论是税源还是兵源,都不是理想的地方。无论吴三桂如何强令征兵,他的军队也不过十余万人,为了控制西南三省,还要派兵围剿叛乱,早就让他在兵力上捉襟见肘了。税源也是他头痛的事,西南的百姓本就是穷困不堪,所要承担的税却是逐年递增,如今一户人家一年的收成一大半都要交税,为此西南各地抗税造反的暴动,屡禁不止。
所有这一切,其实并未遏制吴三桂的野心,他的心如同一颗“狼心”,凶狠而富有野心,当年他能把清军引到关内,如今他也敢起兵造反。
但是吴三桂并没有起兵叛清,而是继续蛰伏在西南,为满清朝廷“尽心尽力”守好西南大门。
吴三桂想起这些年来为满清朝廷可谓是“鞠躬尽瘁”,所立功勋数不胜数,引清军入关,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就说最近的,比如前年终于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勒死在昆明城外的篦子坡,弄死了大明朝的最后一个正统皇帝,又将李定国等明军残余赶到滇西的群山密林之中。
有消息说李定国已经逃到寮国(老挝)和暹罗的边界,俗话说“穷寇莫追”,于是吴三桂将追兵撤回,云南也稳定了一段时间,直到彝人开始在滇西北造反。
“内忧外患”让吴三桂下不了决心,而且他还有最大的一块心病,就是从大明投降大顺,又从大顺归降满清,如此反复,华夏历史上能有几人,如果他再自立门户,起兵造反,那么他就是“三叛”之人了。
这个名声,吴三桂自觉背不起。他的内心,还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就是满清朝廷能让他世守云贵,如同明朝沐家一样,只要清廷满足他的这个愿望,那么他就绝对不会背弃清廷。
就在吴三桂沉思过往的时候,忽然卧虎堂外跑进一个侍卫,手里举着一封加急密函,大声禀报道:“启禀王爷,贵州五百里加急,黔西北数府县遭遇不明身份的叛贼攻击,贵州巡抚马大人请王爷速速发兵增援!”
贵州巡抚马宝是吴三桂的亲信大将,如果说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头号“智将”,那么马宝要算是吴三桂的头号“悍将”了,打仗勇猛异常,颇得吴三桂的信赖。
如今连马宝都要求救了,吴三桂知道形势肯定很紧急。
“宣诸将参军上殿议事!”吴三桂大声说道。
(解释一下,有几位朋友说,本书有描写武侠的地方,比如南少林和天地会等等,甚至说是不伦不类。那么我要问下了,请问写“历史架空”类的小说,就不能穿插武侠江湖吗?将武侠写进历史小说,就“不伦不类”了吗?那么荆轲、高渐离、专诸、陈近南、洪熙官、方世玉他们又算是什么?难道是“黑~道”?
要知道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如果没有天地会、没有漕帮,明末的历史就不会完整。再问一句,中国没有江湖吗?大家来讨论一下,请将想法写在书评区。
这两天开始“历史强推”,成绩不错,就是推荐票太少了,请朋友为我投票吧,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写,努力的写。
本书能找到很多小说元素,例如侠骨柔情、土匪强盗、坚船利炮等等,如果说是“大杂烩”也行,关键问题是我得写好,做一道美味的“大杂烩”送给大家。
请大家坚定信念,记得收藏本书,为本书投票,本书情节已经展开,你将体会到不同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