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1/2)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言出西晋名士阮籍
(从这句话上看出做者花了心思认真在写)
此话可用在黄易身上。黄易命好。
他出道时,几个大侠已隐去。爱武侠的人没书看了,凑和看黄易。而黄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说的很对,并且对黄易做了一些肯定,和那些为了表明观点断章取义的文章决对不同)
他出道后,(看小说到网)大兴,传播更易;一些网站为了吸引人,提供黄易的小说,并有意无意往高处吹。当新卷出版时,为了证明网站的高效、齐全,为了多些点击,便纷纷COPY,造成人气很旺的假象。
(这是事实无可辩驳)
(看小说到网)使凡人也可以面向公众发言,话语权利分散。等待造成距离,距离产生好感。肥皂剧也是同理,只不过还不如黄易的书好看罢了。
(又对黄易做了肯定,不过我觉得当时黄易外好的东西有很多,只是和黄易不冲突罢了)
据我所知,他的书在大陆不是很好卖,收藏的人很少。
(我印象中也是这样可能和网络传播有关系.但是缺乏具体有力的证据)
黄易的书象角色扮演类GAME,又如战国GAME,吸引了偏好GAME的少年。喜欢黄易书的多半是1975年以后生的都市人。这些年轻人多数不爱文学,不关心过多的文化、文学水平问题,爱热闹,也读个热闹。将黄当成时髦了。读之一如《风云》、《仙剑》。
(这个我不太同意,说的有点过了.黄易的读者中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的人,但是不能说全部.不过不爱文学,不关心过多文化,历史知识少,是我对‘大部分‘黄易读者的印象)
即:黄迎合了部分品味不太差、求新的新人类。
(作者说的不错,但是有点过)
黄易的大唐历史背景,新人类们不熟,便有“卖点”。其实,隋唐演义等书早有描述。隋唐本身便很有意思。
(实话实说不喜欢黄易可能就是因为喜欢隋唐,并且观点和黄易实在无法相容,黄易还是有一些历史知识的,但是绝对不会很高zako这样的半文盲都能轻易看出很多历史错误)
附:给黄易打分
(虽然前面说黄易读者的那段有点过分,但是后面的打分还是比较中肯的)
(共10项,单项10分)
1、语言:流畅、生动,文可达意。缺少韵味与创新,不少人物的语言缺个性。没用心挖掘汉语言的潜力。7分
(人物语言贫乏缺少个性,是黄易的主要缺点。文可达意是最基本的,但是很多写武侠的人都没做到,这使黄易轻易就超过他们了。缺少韵味确实,语言创新还是有很多的,不过有一些很失败。也有成功的。)
2、人物:主人公颇有个性,塑造有力。缺少深刻、复杂的心理变化。小人物不鲜明,有千人一面之嫌。7分
(优点和缺点说的都很对,小人物不鲜明是很多小说的缺点,不只是武侠,这也是巴尔扎克成功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