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东邪高足,唯有默风(2/2)
这老铁匠正是黄药师的小弟子冯默风。当年陈玄风和梅超风偷盗九阴真经逃走,黄药师迁怒留下的弟子,将他们大腿打断,逐出桃花岛。曲灵风、陆乘风、武天风三人都打断双腿,但打到冯默风时见他年幼,武功又低,忽起怜念,便只打折了他的左腿。冯默风伤心之余,远来襄汉之间,在这乡下打铁为生,与江湖人物半点不通声气,一住三十余年,始终默默无闻,不料今日又得闻师门讯息。他性命是黄药师从仇人手里抢救出来的,自幼得师父抚养长大,实是恩德深重,不论黄药师待他如何,均无怨怼之心,此刻听了程英之言,不禁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何止是冯,黄的所有弟子都未对黄有任何怨恨之心,由此一隅可见黄的人格魅力)
杨过与陆无双听得冯铁匠竟是程英的师兄,都是又惊又喜,心想黄药师的弟子,武功决计差不了,不意危难之间忽得强助,实是喜出望外。(杨陆二位对桃花岛没有深厚感情,因此只在意自己的生死存亡,故而“喜出望外”,非常实际)
=================
冯默风要和李莫愁一较生死,使用的武器是烧红的铁锤和铁杖,并且倚此优势成功破坏了李莫愁的拂尘,小说中写道“他抓住锤柄拐杖,却似并不烫手。”其实这并非是小说家夸张的笔法使然,冯默风心中那种为了维护师傅清誉、为了保护师妹安全的理念,他的热血,早就超过了炭火的温度;他的意志,早就超越了钢铁的强度;他的复兴理念,正在这火焰的烧烤下,获得了浴火凤凰一般的重生!
当冯默风打跑李莫愁,并且提出为了保护大宋子民去到蒙古军中当卧底的时候,书中又有一段精彩描写:
杨过回到铁匠铺中,将所见说了。冯默风叹道:“蒙古大军果然南下。我中国百姓可苦了!”(看到没有:蒙古并非中国!)杨过道:“蒙古人骑射之术,实非宋兵所能抵挡,这场灾祸甚是不小。”冯默风道:“杨公子正当英年,何不回南投军,以御外侮?”杨过一呆,道:“不,我要北上去寻找我姑姑。蒙古军声势如此浩大,以我一人之力,有甚么用?”冯默风摇头道:“一人之力虽微,众人之力就强了。倘若人人都如公子这等想法,还有谁肯出力以抗异族入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杨过觉得他话是不错,可是世上决没有比寻找小龙女更要紧之事。他自幼流落江湖,深受小官小吏之苦,觉得蒙古人固然残暴,宋朝皇帝也未必就是好人,犯不着为他出力,当下微微一笑,不再接口。(事实确实如此,唯有长叹一声)
冯默风将铁锤、钳子、风箱等缚作一困,负在背上,对程英道:“师妹,你日后见到师父,请向他老人家说,弟子冯默风不敢忘了他老人家的教晦。今日投向蒙古军中,好歹也要刺杀他一二名侵我江山的王公大将。师妹,你多多保重。我今日得见一位师父的传人,实是欢喜得紧。”说罢撑着铁拐,头也不回的去了,竟没再向杨过瞧上一眼(在他心中,知道师傅也会支持自己抗敌,从而鄙视杨过的为人)。
杨过向程英和陆无双望了一眼,说道:“不意在此处得识这位异人。”陆无双心中偏袒杨过,道:“表姊,你师父门下的人物,除你之外,不是傻里傻气,便是疯疯癫癫。”程英一笑,淡然道:“人各有志,自是勉强不来。你说他疯疯癫癫,说不定他却说咱们是无情之辈呢。再说,我自己又何尝不有点儿傻里傻气、疯疯癫癫?”杨过听了心中怦然而动,瞧她神色如常,猜不透她此言是否意带双关。(其实我一直觉得若是程瑛嫁给杨过都是下嫁)
=================
程瑛说这话确实是有意的,当杨过把自己缝制的袍子送给几乎露三点、险些成为汤加丽的李莫愁的时候,她的内心无比失望,书中写道:
程英见杨过将自己所缝的袍子送给李莫愁,当时情势紧迫,那也罢了,但他新袍底下仍是穿着那件破破烂烂的旧袍子,显见这袍子因决小龙女所缝,他亲疏有别,决不忘旧。程英心中微微一酸,装作浑不在意。
=================
一个“也就罢了”,实际上并非“罢了”,程瑛对他的感情,又怎是一个“罢了”所能交代?!而新旧二袍显然是引用关羽内穿刘备袍、外套曹操袍的典故,表过不提。
冯默风走了,毫不犹豫,绝不回头。当他在蒙古大军中杀了一名千夫长和一名百夫长的时候,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而当郭靖和杨过为救二武身陷大营的时候,冯默风再次出场,并最终英勇献身:
冯默风锤拐齐施,往法王背心急砸。法王回轮挡开,当当两响,震得冯默风双手虎口齐裂,左掌往郭靖背心抓去。冯默风虎吼一声,抛去锤拐,双手自法王背后伸前,牢牢抱住了他身子,两人翻倒在地。法王大怒,挥掌击在他肩头,只震得他五脏六腑犹如倒翻一般。冯默风在军中眼见蒙古军残忍暴虐、驱民攻打襄阳,又眼见郭靖奋力死战,击退敌军,他与郭靖素不相识,更不知他是师门快婿,但知此人一死,只怕襄阳难保,是以立定了主意,宁教自己身受千刀之苦,亦要救郭靖出险。法王出掌快捷无伦,拍拍拍几下,登时打得冯默风筋折骨断,内脏重伤,然他双手始终不放,十指深深陷入法王胸口肌肉。
……
就在此时,只听得背后呜呜声响,金轮急飞而至。杨过心中一痛:“冯默风死在法王手下了。”
=================
对于冯默风来讲,他与杨过有旧(虽然他对杨过的感觉并不好),也同时感激郭靖的浩然正气,于公于私他都出手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与郭靖素不相识,更不知他是师门快婿。这正是冯默风为天下百姓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的体现!黄门弟子,真正的大丈夫,唯冯公耳!
冯默风,用他那仅有的一条右腿,象擎天一柱一样站直了身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无愧于“桃花岛弟子”的称号,他从一个胆小怕事的乡下铁匠,变成舍生忘死、取义成仁的大英雄、大豪杰,每每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又或许,襄阳保卫战黄药师主持的二十八宿大阵,正是成为黄药师告慰冯默风在天之灵、寄托哀思的最好舞台!
铁血男儿冯默风,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幕气壮山河的宏伟诗篇,为黄药师的门楣,增添了永不磨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