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话(1/2)
“你的家乡是在什么地方?”
“我的家乡在砖瓦国。砖瓦国是一个可爱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砖瓦窑,烧制的砖瓦行销海内外。童年的我曾见多砖瓦窑内的熊熊大火,听过砖坯被大伙焚烧的声响,吃过砖瓦窑旁生长的野菜,闻过烧制成的砖瓦的气息,想过以后做一名砖瓦窑上的工人。这个想法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嘲笑,他们讥笑地说,怎么能想到做一名砖瓦窑的工人呢,砖瓦窑是什么地方,烧制砖瓦的地方,工作做什么活,背砖拉砖,苦力,多苦啊,怎么能想到在砖瓦窑工作,没出息的想法,有出息的话,出国呢。”
“后来你有没有做过砖瓦窑上的工人呢?”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不管我,母亲不管我。我说的不管是一些习惯呀细节上的不管,或者我可以说我觉得他们对我的培养是不完好的,再或者说,我是不满意的,至少目前我这么认为。小时候,我经常睡懒觉,睡懒觉没个点,睡到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睡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起床。母亲早上会早早起来吃上一口馍馍,当然有时候也不吃,往往是我睡到快醒的时候她才想起:哦,我娃还没吃饭呢,赶紧做饭。其实,母亲这个时候做饭已经不早了,做下的饭已经算是午饭,当然,我要将这饭当成早饭。过上一会儿,还必须吃午饭。因为我刚吃过饭,所以这顿午饭有省下了,我母亲会说,省下好,省下粮食就是钱。我中午饭不吃,到下午便饿,这种尴尬情形常常让在学堂的我难堪。我说这些是想表达,我的母亲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如此也不去锻炼我有好的生活习惯,致使我出现种种的换习惯,这些出现的毛病影响我至深。”
“你的父亲呢?”
“我的父亲并不管我这些,他只是有时候厌烦我会训斥我几句。比如,有一次我父亲从外面打猎回来,想着可以吃到美餐,但看见我躺在床上睡觉影响他的食欲,便咆哮般骂骂咧咧将我从梦中拽醒,我也不敢怠慢,赶紧起床。我的父亲在吃饭的时候会和我争食,因为父子相争出现的矛盾以及家庭风波数不胜数。我时常想,我的童年是忧郁的,是痛苦的,是屈辱的,是不快乐的。我所说的屈辱是被人欺侮,这里不赘述。”
“后来呢?”
“我的父亲要求我下地干活,说,长着个子就要帮家里分担家务和田里的劳动任务。我于是随着父亲下田干活,开始我拉不动锄头,我发亲教我怎么摆正锄头,怎么将锄头放在草根上,怎么用力,怎么前进,怎么左右来回地锄草,我一一学会,慢慢接受这样的体力活。渐渐地,我也能有模有样的锄草。除了锄草,还有施肥、嫁接、播种、间苗、犁地、看地等等,我都学会了。我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农务,在妈妈那里学会了家务,小小的我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一次天下大雨,父亲担心田里的庄稼。我和父亲急忙来到田间,要给田开个口子,让多余的水流出来。田都被淹了,田都被淹了,怎么活呀。父亲这样呼喊着。我们在田里劳动了好长时间。自此回到家,父亲大病一场,又是发烧又是咳嗽,哪里看得起医生,都是借钱找大夫瞧,可是病就是不见好。一个半夜,我的父亲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和母亲。”
“你小时候受过很多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